秦皇岛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启动个人缴费标准不变
河北
河北 > 秦皇岛 > 要闻 > 正文

秦皇岛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启动个人缴费标准不变

11月11日,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医疗保障工作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2026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解读参保缴费、待遇保障等热点问题。

秦皇岛市2026年度城乡居民医保参保工作启动个人缴费标准不变

据介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惠及全民的“民生安全网”,有效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2025年1-10月,已累计为363.1万人次提供门诊、门诊慢特病、住院、异地就医等保障服务,其中本地住院77.6万人次;门诊224.4万人次;门诊慢性病30.7万人次。

城乡居民医保实行财政补助与个人缴费相结合的筹资模式,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动态优化筹资结构,让医保基金“池子”更充盈、保障更有力。2026年居民医保筹资标准为1100元,其中个人缴费400元、财政补助700元,财政补助占比高达63.6%,个人缴费标准与2025年保持一致,未作上调。医保待遇方面持续优化,一是扩大医保目录“覆盖面”。医保药品目录从最初的300种扩容至如今的3159种,药品目录已扩容至3159种,年均新增90-100种,包括曾售价高昂的罕见病药、创新药,治疗性辅助生殖医疗服务、人工耳蜗植入术等新服务也纳入报销。二是提升待遇保障“获得感”。从最初只保大病住院,到如今向门诊全面延伸,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三是优化异地就医“便捷度”。打破过去“转诊备案繁琐、异地就医难报销”的壁垒,如今参保群众跨省就医,只需提前备案,就能在定点医院直接结算,不用再垫付大额费用、来回跑腿报销。

在住院保障方面,参保居民按年度参保后,可享受“全场景、多层次”的医保待遇,涵盖普通门诊、“两病”门诊用药、慢性病特殊病门诊、普通住院、生育分娩、“双通道”药品、大病保险等,简单概括为“四个保”,守护人生各个关键健康场景:

一是保住院:省内一级定点医疗机构(含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报销比例90%,二级75%,三级60%;省外异地就医一级报销70%,二级60%,三级50%,让群众在不同层级医院就医都能享受到稳定保障。

二是保门诊:实施门诊统筹制度,政策范围内合规费用起付线仅50元,报销比例50%,年度最高支付限额65元,日常感冒发烧、小病痛就医也能报销。

三是保大病:无需额外缴费,参保人住院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经居民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部分可由大病保险进一步报销,有效化解“大病致贫”风险。

四是保生育:将生育医疗费用纳入保障范围,依法合规生育的参保女性,可享受定额结算待遇,顺产(含侧切、吸引产等)报销500元,剖宫产报销1000元,为女性生育提供坚实保障。

针对大学生群体,医保政策自2025年秋季学期起优化升级,一是门诊统筹待遇“提质升级”。取消大学生门诊统筹起付线,报销比例从50%提高至60%,年度支付限额从65元大幅提升至400元。二是参保筹资政策“灵活便利”。大学生可选择一次性缴纳全部学年保费或逐年缴纳,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缴费需求。三是校内医疗服务“直达便捷”。校内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结算,实现“小病不出校”。

会上介绍到,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已经开始。2026年度集中征缴期为2025年10月20日至2026年2月25日。在此期间参保的居民,待遇享受期覆盖2026年全年。未参保人员需先办理登记,可通过社区或“河北税务”微信公众号操作。与过去新农合相比,现行医保在药品目录、诊疗技术、报销比例和服务便捷性上均有显著提升,尽管个人缴费标准调整,但财政补助增幅更大,保障能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