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五项专项行动筑起劳动者权益屏障

秦皇岛五项专项行动筑起劳动者权益屏障

原标题:

秦皇岛五项专项行动筑起劳动者权益屏障

覆盖招聘、用工、薪酬、维权全链条

秦皇岛五项专项行动筑起劳动者权益屏障

河北日报讯(记者孙也达)9月10日,记者从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今年,秦皇岛市人社系统坚持以“稳就业、保民生、促和谐”为主线,统筹推进协调劳动关系、劳动监察执法和调解仲裁效能提升,通过强化机制保障、加强监察执法、推进源头治理、提升仲裁质效,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8月底,组织全市218家企业开展薪酬调查,对387家劳务派遣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价,共为2173名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2747.21万元。

整合劳动关系资源,构建全方位权益屏障。秦皇岛市综合运用监察执法、劳动仲裁、用工指引、协商调解、劳动年审、等级评价、法治体检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源头预防、深化多元解纷。对职工,秦皇岛市开辟维权绿色通道,优化维权流程,健全速裁机制,推行联合调解,强化快速响应、快速维权,提升广大职工维权的满意度。对企业,深化执法方式改革,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探索建立柔性执法,强化执法服务,实施企业合规指引,维护执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同时,深化源头预防治理,认真分析劳动领域信访维稳形势,加强矛盾纠纷排查,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范化解劳动纠纷隐患。

聚焦五项专项行动,打造全链条闭环服务。秦皇岛市围绕企业招聘、职工入职、用工管理、薪酬保障、维权保障、纠纷化解等焦点难点问题,组织开展“秦劳无忧·清朗职场”行动,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严查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行为,完善劳务派遣信用评价,确保职工入职无忧。开展“秦劳无忧·惠工助企”行动,加强用工合规指引,发布工资指导价位,持续开展劳动用工法治体检,助力企业用工无忧。开展“秦劳无忧·安薪暖途”行动,加大治理欠薪工作力度,健全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机制,保障劳动者薪酬无忧。开展“秦劳无忧·维权筑盾”行动,优化维权服务,健全权益保障协同机制,实现劳动者维权无忧。开展“秦劳无忧·和谐共筑”行动,构建劳动纠纷化解体系,健全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进解纷无忧。

健全协调联动机制,凝聚合力协同共治。秦皇岛市在人社系统内部建立“劳动关系+就业帮扶”“劳动关系+社会保险”等举措,外部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完善信息共享、事实互认、情况会商、联合调解、法治体检、联合宣传等措施。该市人社部门会同工会,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审查备案,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会同妇联,开展女职工权益保障专项行动;会同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重点检查网络“黑职介”、网络平台违规招聘、劳务派遣等行为;会同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门,实施欠薪问题联合调处,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形成维权有效合力;会同法院,积极推进裁审衔接,强化裁审意见交流会商,联合发布典型案例。同时,秦皇岛市编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导引图》,积极配合推进基层综治中心建设,提升多元解纷能力。

相关:

推动劳动仲裁工作数字化转型

秦皇岛打造“易裁良审”AI知识库

河北日报客户端讯(孙也达、王涛)今年,秦皇岛市持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加快推动劳动仲裁工作数字化转型,秦皇岛市人社局创新打造“易裁良审”AI知识库,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着力解决传统仲裁工作中存在的资源分散、标准不一、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劳动仲裁工作质效。

知识库汇聚人社法律法规、典型案例、办案指南、培训课件等14类900余份专业资源,具备即问即答、智能检索、系统归纳等功能,变传统翻书为智能对话,构建仲裁员专业能力提升随身课堂。

依托深度求索大语言模型,自动解析上传的劳动合同、规章制度等材料,智能“把脉”庭审焦点,同时借助多轮交互式对话,为审理新型、复杂劳动争议案件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知识库深度整合最高法、省高院等最新指导案例和裁审观点,自动关联相关法律法规,智能匹配相似案例,为全市仲裁案件提供统一裁判参考,有效减少同案不同判问题。

知识库面向全市专兼职仲裁员、监察员、调解员开放系统权限,通过融入劳动监察、治欠保支、纠纷调解等内容,全面构建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业务联动的劳动执法一体化新格局。

知识库的上线运行,为全市劳动仲裁工作装上了智慧引擎,有效提升了仲裁工作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铺设了一条科技赋能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