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秦皇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秦皇岛市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情况。秦皇岛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推进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创新,“四个首创”举措成效显著。
紧盯难题,首创管理专家库
2022年5月,秦皇岛在全省率先成立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管理专家库,21名高校、科研机构及行政机关专家协助林业、公安等部门出具50余份野生动物认定意见,大幅提升办案效率和科学性。
破解困境,首创放归协作机制
2024年5月,市林业局联合联合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出台全省首个《关于建立执法司法涉案活体野生动物放归救护联动协作机制的意见(试行)》,明确物种鉴定、证据移送、放归救护等程序,实现部分涉案动物最快3天内安全回归自然,有效避免“保护性伤害”。
筑牢防线,首创疫病防控主动预警机制
2022年市林业局与秦皇岛海关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建设河北省首个“野生动物生物安全风险监测站”,目前已收集检测野生鸟类样本超过1700只,初步建成覆盖重要区域的疫源疫病主动预警网络。
标准先行,首创涉案动物救护放归标准
2025年1月,秦皇岛市出台地方标准《涉案陆生野生动物救护放归自然指南》,这是全国首个关于涉案野生动物救护的技术标准,明确了救护放归的技术流程与管理要求,为执法、司法部门提供操作依据,保障野生动物得到科学、及时救护。
秦皇岛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共有受保护陆生野生动物515种,其中鸟类达508种,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等31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以及红隼、长耳鸮等91种国家二级保护物种。秦皇岛市通过巡护、监管和宣传等措施加强候鸟保护,严格打击非法猎捕和交易,并举办观鸟节等活动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呼吁,市民可向林业部门报告野生动物异常或受伤情况,以守法、监督、保持距离、科学救护等方式参与保护。秦皇岛表示,将持续巩固保护成果,推进工作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打造城市生态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