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秦皇岛市政府新闻办和秦皇岛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向海而兴、向智而强”秦皇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新闻发布会。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秦皇岛市持续加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和高水平服务,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推动秦皇岛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一是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不断提升。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和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落实对高价值专利、马德里国际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资助政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导向更加鲜明。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持有量、高价值发明专利持有量分别超过25件和8件,持续保持全省领先;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获得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燕山大学、领先生物分获2024中国·雄安高价值专利大赛银奖和优秀奖。“昌黎葡萄”“青龙板栗”地标商标通过国家局审核,为秦皇岛市首次在一年中获批2项地理标志。参与我省首个数据知识产权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全市获颁登记证书62件,3起案例入选河北省数据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二是知识产权运用能力稳步增强。扎实推进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加速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组织高校院所盘点入库存量专利5400余件,发动400家企业注册使用专利转化系统。其中燕山大学3460条专利进入专利转化资源库,入库比例达87.58%,在全省处于高位水平。为校企专利成果供需对接“牵线搭桥”,联合石家庄、唐山、张家口等地推动秦皇岛专利成果“走出去”。组织驻秦高校开展县区巡回服务对接,举办5场专利转化对接,200余家科技型企业参加,促成1000余项专利转化实施,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06件,知识产权融资50余笔。中信戴卡、卢龙粉条、正龙食品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昌黎扇贝”“卢龙甘薯”“卢龙粉条”入选河北省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培育项目。
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日趋完善。围绕体系建设、协同保护等环节持续发力,协调法院、公安、版权、农林等部门,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联合法院、行政审批等部门落实知识产权领域信用联合惩戒要求,将2名自然人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督促各地各部门切实履行知识产权保护责任,全市共办理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55起。联合海关、贸促会等部门举办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及海外风险防控培训研讨会议,组织专家团队走进11家外资外贸企业,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预警和纠纷应对指导服务。强化展会电商知识产权保护,指导中阿化肥、福寿食品等企业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展维权行动。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着力在培育服务主体,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能力上下功夫。在抚宁、昌黎、卢龙和青龙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增设2家市级公共服务网点、3家商标品牌指导站,总数分别达到13家和25家。秦皇岛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经验做法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优秀案例1项、省级优秀案例5项。为70余家重点企业安排了知识产权专员,搭建创新资源与研发生产一线的桥梁纽带,为企业在创新发展、专利转化等方面“精准诊脉”“对症下药”。
下一步,将紧扣省、市部署要求,聚焦知识产权全链条升级,全力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一是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围绕秦皇岛市重点产业,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前景和竞争力的高价值专利,推动一批条件成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争创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进一步协调推动教育、医疗、国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软件正版化工作。以县域为基础,围绕具有独特品质的产品开展潜在地理标志保护资源调研。二是促进知识产权运用效能。开展“专利转化燕赵行”等系列活动,提升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工作绩效,推动一批专利快速转化。持续推进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着力提升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转化运用水平。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聚焦知识产权七大体系建设,完善民事、行政、刑事案件“三合一”审判机制,推进跨区域、跨部门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深入开展规范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工作,打击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运用国家版权局正版软件检查工具,打击侵犯著作权违法犯罪活动。做好农作物种子质量抽查检测,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打击种业领域侵权行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专家库作用,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大力开展“龙腾行动2025”等知识产权海关保护专项行动,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和维权援助等服务,为秦皇岛市企业出海提供保障支持。四是完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充分发挥各级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节点、网点作用。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进企业促创新、涉外知识产权服务入企等惠企对接活动。扎实推进商标、专利代理信用评价管理,持续优化分级分类监管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协会行业组织作用,加强商标、专利代理机构行业自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