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检察:“燕赵山海·公益检察”高质效推进生态保护和食药安全监督

秦皇岛检察:“燕赵山海·公益检察”高质效推进生态保护和食药安全监督

秦皇岛检察:“燕赵山海·公益检察”高质效推进生态保护和食药安全监督

3月31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秦皇岛市人民检察院“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两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秦皇岛市检察机关相关工作情况。

2023年3月和2024年3月,河北省人民检察院相继部署开展了“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专项监督,大力推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两个领域公益诉讼工作。秦皇岛市检察机关坚决落实最高检“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按照省检察院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作用。专项监督开展以来,市县(区)两级检察院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共立案环资领域案件460件,起诉38件;立案食药领域案件112件,起诉9件。10件案件被评为最高检典型案例,37件案件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典型案例获评比率位居全省检察机关前列。

压实责任聚共识,协同监督促共治。

坚持以上率下、一体化办案,召开专项监督领导小组会议15次,做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市县两级院检察长统筹谋划、带头办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服务全市发展大局,不断推动专项监督走深、走实。主动向四大班子、政法委汇报工作46次,市、县(区)领导批示或指示132次。深化“府检联动”机制,两级院累计走访87家行政机关、食药品企业,问计问需,推动建立协作机制11个,接收行政机关案件线索156件。号召在秦高校师生以及6000余名公益组织志愿者参与专项监督。全市检察机关扩充招募具有食品药品工作经验的“益心为公”志愿者36名,借智赋能,拓宽专项监督线索收集渠道。

聚焦重点出特色,全力融入中心大局。

环资领域围绕市委、市政府高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最新部署,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精准发力。持续推进渤海湾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立案184件,推动行政单位整治、拆解“三无船”共1263艘;牵头会签全省首个“涉案活体野生动物放归救护联动协作机制”,推动出台全国首个涉案野生动物救助地方标准,最大限度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开展海上增殖放流活动,150余万尾应季适生鱼苗被放归大海,修复渔业资源;建立司法保护生态修复林基地3个,占地面积共288.44亩,目前已恢复146.76亩;推进尾矿库治理,立案9件,督促投资150余万元,恢复地质环境34358㎡,监督清运尾矿土1100立方米,恢复耕地10余亩;昌黎县院落实落细“林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助推首批人工繁育的60余株濒危野生植物河北梨苗木移栽至原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持续加强。食药领域紧密结合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按照秦皇岛地域特点和工作实际,梳理出地方特色食品保护、餐饮食品安全、虚假宣传药品疗效等12个方面重点监督内容。开发区院服务旅游旺季食品安全,办理的督促整治海鲜食品超范围经营行政公益诉讼案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针对医疗、养生保健机构违规开展中药贴敷、三伏贴项目新业态问题进行监督,督促整治违规经营主体26户,取缔违法医疗广告320处,张贴贴敷禁忌提示165份,推进中药贴敷科学化、规范化;昌黎县院针对部分商家无证经营“美瞳”和隐形眼镜行为展开调查,规范辖区医疗器械经营秩序;抚宁区院联合相关行政机关会签协作机制,督促开展农产品采摘行业安全隐患排查,落实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完成定量抽检215批次,将辖区86家农产品生产主体纳入国家追溯平台;山海关区院规范网络外卖餐饮商户经营行为,督促2家贮存不合格冷冻食材的商家停业整改,6家餐饮企业更换设备,121家企业实现冷冻食品温度实时监测,确保餐饮食品健康。

科技支撑提质效,数字赋能借智借力。

树立大数据思维,充分运用公益诉讼数智平台,从个案办理向类案监督、系统治理转变。专项监督开展以来,共接收数智平台推送线索1226条,立案399件,成案率32.5%。积极整合高校和科研力量,围绕海产品药物残留、环境影响等开展课题攻关,针对休渔期后养殖鱼大规模上市,借助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优势,统筹开展快检工作,为履职提供客观数据支撑;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助力涉矿产资源和涉海等案件调查取证取得显著成效;北戴河区院全程通过数智平台办理一起督促生态环境部门履行供暖设备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职责案,科技赋能促及时整改,还百姓安详宁静。

公益检察进万家,专项监督深入人心。

专项监督开展以来,打造立体化融媒矩阵,在车站、社区、银行、商超、医院等96个公共区域819个点位1373块户外广告大屏、电梯广告屏滚动播放公益检察宣传片;制作《舌尖上的检察》《哪吒说检察》等微视频,通过电视台、“两微一端”、抖音等发布宣传视频180余部,印制发放宣传单12000余份;全市检察机关利用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等节点开展环资领域普法宣传活动,深入社区、乡村、集市,开展普法讲座57场,受众6000余人次;创立公益诉讼主题公园,通过宣传展板、三维针雕、科普喷绘、立体拍照等设施,全天候推送公益诉讼知识、专项监督进展,典型案例信息,并定期专人讲解,打造“视·听·触”普法新体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电视栏目,人民日报、中国日报、法治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河北电视台等省级主流媒体共报道、刊发秦皇岛市两个专项信息190余篇次,推动专项监督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