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秦皇岛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秦皇岛市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守护最美夕阳红”新闻发布会。
政策驱动,优化发展环境
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秦皇岛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秦皇岛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秦皇岛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 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十四五”规划确定了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思路,确定了工作思路、任务指标、完成时限等。为加强农村养老兜底保障,强化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以清单的方式向社会颁布了《秦皇岛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明确了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特殊困难老年人的探访服务、老年人福利保障等服务标准。在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财政补贴、人才培养、老年人优待等方面出台了一批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实现了政策上的较大突破。
兜底保障,强化基本养老服务
为做好集中供养这类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保障工作,满足特困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围绕加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一是规划建设公办机构,增加供养能力。近年来投资2.39亿元新建3家公办养老机构。目前,卢龙县特困人口龙城路供养中心已建设完成,北戴河区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和青龙满族自治县老年养护院项目正在建设,将新增加养老床位近1200张。持续五年开展公办养老机构改造提升工程,14家公办养老机构进行53项适老化改造,投资380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省级资金2030万元。积极探索精准照护服务能力建设,昌黎县龙家店中心敬老院进行了集中改造,增加护理床位100张,成为我市第一家专项开展失能半失能照护的养老机构。二是做好特困供养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照料服务。严格落实《特困人员认定办法》,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等特殊困难人员纳入特困供养范围,按时足额发放特困供养金。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明确照料服务人,签订照料服务协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特困人员15538人,其中集中供养1554人、分散供养13984人。
培育市场,多元化投入格局基本形成
培育社会养老服务市场,撬动社会力量扩大社会养老服务供给,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近年来,以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城市为契机,争取中央补助9760万元资金,大力发展普惠型、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推进环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建设,争取省级财政支持环京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资金1740万元。通过采取省市叠加补贴,在省级补贴的基础上,市本级对自建和租赁开办的养老机构,再分别给予每张床位4000元和2000元的建设补贴。同时,对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给予相应的运营补贴。市本级福彩公益金以不低于55%的比例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通过财政资金的撬动,吸引了大批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龙山老年书画休闲养老中心、光辉文化休闲养老中心两个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达5亿元以上。争取到香港英皇集团慈善基金会资助1000万元,建成500张床位的昌黎县集中供养中心;引进燕达实业集团投资3.2亿元,建成960张床位的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政府、社会、个人多元投入养老服务的格局基本形成。
医养结合,促进医养康养深度融合
通过设施改建、服务赋能以及评估引导,提高专业照护能力,进一步盘活养老床位存量、提高护理型床位设置、增设失能老年人护理专区,全面提升康复护理服务水平。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质量提升行动,支持发展养老医疗服务联合体,通过医办养和养老机构内设卫生室等方式设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21家,为入住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医养结合服务。健全和完善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机制,畅通合作渠道。全市养老机构均与二级医院签订合作,通过医生巡诊、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等方式,实现了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全覆盖。组织医养结合优质服务单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构建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业态融合,推动养老与康复辅具协同发展
在民政部和河北省政府指导和支持下,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省民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残疾人联合会、秦皇岛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国字号”创新主题的“中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大会”,现已举办五届。截至目前,创新大会已累计举办各类专题报告500多场,与会专家上千人,签约78个合作意向项目,参展企业超600家,累计线上线下参会人数超百万,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持续重点报道,已成为秦皇岛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发展的高规格、高质量开放合作平台。为进一步促进养老与康复辅具融合发展,全市建成并投入使用1家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中心和18家租赁服务站点,对秦皇岛户籍的残疾人、伤病人、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三类特殊群体,实施租赁补贴,补贴金额为租赁价格的60%,每人每年最高补贴1200元。今年1—6月,已为符合条件的2253人实施租赁补贴,补贴金额57万元。
关爱服务,增强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
一是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按照“一户一档”“一户一案”原则,因户施策,特殊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工作,两年来共完成了2661家,切实帮助特困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二是落实老年人福利保障制度。全面落实高龄津贴制度,联合卫健、财政印发了《关于规范老年人高龄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80至89周岁每月30元、90至99周岁每月50元、100周岁以上每月300元,保障高龄老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三是推动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市民政局联合卫健、农业农村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实施方案》,全面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的调查摸底和探访关爱服务,建立了特殊困难老年人台账,落实联系帮扶机制,确保这部分老年人有困难及时发现和解决,使困难老年人得到关心、关怀和照顾。
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是支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根本力量,2023年,市民政局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养老工作,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秦皇岛市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下一步,我们将不断探索适合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养老服务模式,努力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养老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