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举行之际
与奥运结缘 展体育精神
——秦皇岛与奥运会的不解之缘
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熊猫盼盼
秦皇岛,一个人口300万的地级城市,却与香港、上海、青岛、天津、沈阳五个特大城市一道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是什么情结让秦皇岛结缘奥运?秦皇岛有哪些独特魅力?成功协办奥运又为秦皇岛发展起到怎样的长期拉动效应呢?
广袤海岸、长城逶迤,著名度假胜地秦皇岛,除了绝美的风景,体育也是这座城市的一大名片。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1990年,中国成功举办了北京亚运会,秦皇岛是北京亚运会唯一外场地。从那一刻起,体育之城的名号,就深深的烙印在这座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城市上。
1990年9月20日,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92名运动员汇聚在渤海这片蔚蓝海域,开展海上帆船比赛。白帆点点、乘风破浪,经过11天的激烈角逐,亚运会海上项目帆船比赛圆满落下帷幕。
帆船运动
海洋、沙滩、空气、阳光……秦皇岛优美的风光给来自亚洲各国的运动员和宾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亚运会结束后,中国帆船运动以秦皇岛为起点,逐渐生根发芽。31年间,中国海上运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年的秦皇岛亚运会港口被公认为“世界海上运动比赛七大赛场之一”。
运动似乎充满魔力,为全世界带来无限欢乐。
经过成功协办亚运会海上运动项目后,城市里处处彰显着团结、希望、坚韧、乐观力量的体育精神。尤其坐落在海滩浴场、成立于1994年的中国足球学校,也是国家体育总局秦皇岛训练基地,更是将秦皇岛与北京奥运会的关系拉得很近。
秦皇岛奥体中心
2008年,秦皇岛成功协办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座同时协办过亚运会和奥运会的地级城市,这是秦皇岛城市的骄傲,更是秦皇岛人的骄傲。
面朝大海,尽享足球乐趣。为全面做好北京奥运会秦皇岛赛区的足球比赛,2002年5月27日,为奥足赛专门建设的秦皇岛奥体中心正式开工,占地556.78亩,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
马鞍型的天际线,配上白色屋盖覆膜,宛如一艘白帆升起在海平面上,又像一个闪闪发光的巨大贝壳静静地卧在海边,奥体中心于2004年7月30日竣工,成为京外赛区第一个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奥运场馆,也是唯一一个临海听涛的比赛场地,距离海岸仅500米。
回想奥运盛况,一切犹在眼前。
秦皇岛奥体中心足球场
2008年8月6日至16日,秦皇岛赛区共承办了8支男队和6支女队参加的12场比赛,各场比赛均进行得圆满顺利。奥运会期间,我市共接待各国运动员495人,随队官员65人,裁判员44人,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及国际贵宾141人次。
据市体育局一名工作人员回忆,为保障赛事圆满进行,无论是党委政府,还是机关单位,也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主动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城市风貌建设一新,市民热情空前高涨,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日益提高,给中外来宾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秦皇岛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全面得到提升。
在秦皇岛,与奥运结缘、紧密相连的还有208名火炬手,他们有道德模范、能工巧匠,是各行各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传递“祥云”火炬全程35公里,大家心手相连,奔跑助力,从万里长城起点山海关老龙头开始,途经龙海大道、港城大街、滨海大道,到达因奥运而兴建的“奥林匹克大道公园”,点燃圣火盆的那一刻,更点燃了整座城市的激情。
奥林匹克大道公园
在占地面积达15.56万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大道公园里,有王军霞、张山、庄晓岩、梁艳、杨凌、蔡亚林、唐琳、桑雪8位奥运冠军在开园当日亲手种植的奥运冠军林,还有国际标准的足球、田径、轮滑、网球、门球等专业体育场地,以及设施齐全的、适合不同年龄人群活动的大众休闲、健身设施。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奥林匹克大道。
这条长312米的大道兴建于2004年初,道旁矗立着从第1届奥运会开始的体育盛景和体育人物雕像,展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内涵。奥运会后,园内浮雕墙由长度312米增加至388米,分为千年圣火、生命旋律、奥运中国三部分,其展示规模、形式以及内容为世界仅有,并申报吉尼斯纪录。
山东堡立交桥花海中巨大的“奥运足球”
今天,没有一面围墙的奥林匹克大道公园,已是市民休闲和旅游的一处风景,完全融入城市公共绿地;山东堡立交桥花海中巨大的“奥运足球”,成为中外游客的打卡地。这里充满奥林匹克文化气息,生动展现奥林匹克发展历史,更凝聚着秦皇岛人的奥运情缘。
亚运会、奥运会虽已远去,但每一个精彩瞬间、激情时刻永远留了下来,团结友爱、拼搏奋斗的奥运精神永远激励着秦皇岛的每一位市民。这些,都将成为这座城市难忘又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