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①|中海石油中捷石化: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多举措释放低碳发展“绿效应”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走进“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①|中海石油中捷石化:资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多举措释放低碳发展“绿效应”

自动播放

2018年2月,基于河北沧州渤海新区中捷产业园区深厚的对外合作背景和广泛的对外合作成果,工信部正式批复设立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在深化产业服务、加快项目建设、打造服务平台、推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吸引力。从即日起,中捷产业园区、凤凰网河北联合策划推出“走进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系列宣传活动,展现合作区项目建设成果,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助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厂区一角。

“一年能减碳1万吨,节省1100多万元,既解了环保的忧,又省了成本的钱!”提及燃料气节能优化项目,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运行二部副经理王琪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今年3月底,该公司运行二部燃料气节能优化项目管道安装施工顺利完成并投用,截至目前已节约天然气超240万立方米,减碳量达5200余吨,成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实践。

中心控制室里先进的远程操作设备。

中心控制室里先进的远程操作设备。

此前,中捷石化250万吨/年重交沥青装置加热炉燃烧介质主要依赖高压瓦斯和外购天然气,不仅成本高,还面临较大的碳排放压力。针对这一痛点,技术团队创新提出“富余氢气替代燃料气”的方案,通过对250万吨/年重交沥青装置、8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及C7装置燃料气系统进行流程改造,增设氢气并入流程与关键测量仪表,更换C7装置12台燃烧器以适配高掺氢比燃烧,实现了灰氢与普通燃料气的灵活切换。

装置工作人员对加热炉燃烧系统进行检查。

装置工作人员对加热炉燃烧系统进行检查。

该项目的核心亮点在于资源循环利用——将60万吨/年芳构化装置的富余氢气引入加热炉燃烧系统,使各装置燃料气氢气掺用量从40%提升至70%。这一举措不仅替代了部分天然气和丙烷,大幅降低燃料成本,更有效缓解了芳构化装置高负荷下氢气处理难题,实现“变废为宝”的资源化利用。

质量检验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样品检测。

质量检验部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样品检测。

燃料气节能优化项目只是中捷石化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在太阳能利用领域,公司办公楼旁的太阳能光伏停车场已投用两年多,1920块光伏板产生的“绿电”不仅满足厂前区办公楼、餐厅的用电需求,剩余电力还能输送至厂区中控室供生产使用,投用两年多来,累计发电超389万千瓦时,节约电费237万元,减排二氧化碳2637吨。

太阳能光伏停车场。

太阳能光伏停车场。

此外,中捷石化还通过技改技革、设备改造、优化产品结构等方式,持续做绿色的“加法”、污染的“减法”。今年公司已新建成4个节能降碳项目,碳排放水平、能源利用水平实现大幅提升。针对全厂燃料气、氢气过剩和蒸汽系统季节性失衡等结构性问题,公司联合第三方围绕能量高效利用开展系统性排查诊断,制定30项优化措施并稳步推进,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开辟新路径。(通讯员 崔秩恺 李月 张斌 时华清)

链接:

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规划面积36.75平方公里,拓展面积268平方公里,以产业合作为基础,聚焦中东欧国家特色产业,围绕多个重点产业集群,初步构建起了“4+2”产业格局,即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现代农业、新型建材物流四大主导产业,通用航空、医卫大健康两大战略产业。规划了科技创智区、通航产业园、高端制造园、中欧绿色产业园“一区三园”发展布局,致力于打造中国-中东欧产业合作、科技转化、产品贸易三大基地及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