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人行河北省分行等七部门下发了《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河北钢铁行业转型金融钢铁行业支持范围,明确了业务开展流程。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钢铁行业作为河北省制造业中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绿色转型压力与机遇。为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坚决扛起绿色金融使命,聚焦高碳行业低碳转型痛点,以转型金融为突破口,创新服务模式,强化资源协同,持续擦亮“绿色银行”金字招牌。
河北省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河北省民营钢铁企业的标杆代表。集团坚持“精钢”战略,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为发展方向,布局矿产、贸易、生态等九大产业板块,实现资源高度自给与产业链集群化发展。然而,即便这样的优质企业,在推进绿色转型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目前,集团正处在产能置换二期阶段,需要新建高炉、转炉,对标先进技术指标,提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同时还规划实施135MW超超临界发电、一期30MW分布式光伏发电、高炉冲渣水余热换热站等一系列先进成熟的降碳项目。面对同业产品竞争与环保指标的双重压力,企业负责人坦言:“钢铁行业长期被贴上‘两高一剩’的标签,融资渠道受限,转型资金压力非常大,我们迫切需要低成本、高效率、用途灵活的转型金融产品支持。”
面对企业诉求,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主动靠前、精准施策。在该集团成功获评环保绩效A级资格后,分行第一时间与总分行沟通钢铁行业转型金融相关授信政策,为企业制定转型金融方案。经总分行授信认可后,分行积极为客户申请绿色审批通道,大幅压缩流程时限和路径。今年6月,分行正式批复给予集团30亿元综合授信额度,敞口授信不超过12亿元,专项用于符合中国人民银行口径的绿色贷款和转型金融业务。截至目前,企业已使用授信额度10亿元,其中包括流动资金贷款7亿元,国内信用证业务3亿元,有力保障了一系列降碳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分行支持下,集团钢铁的产能置换、绿电替代、能效提升等项目从规划走向落地,低碳转型的可操作性与可持续性显著增强。
作为《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5年版)》发布后的又一标杆案例,此次合作不仅破解了民营钢企“想转不敢转、想转不能转”的现实困境,更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高碳行业有序转型的有效路径。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正积极推动企业、主管部门与第三方机构协同联动,深化转型金融产品创新,引导更多钢铁企业制定科学转型战略。同时,该模式也为石化、化工、建材等其他高排放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面向未来,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将持续深耕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双轮驱动”战略,以专业能力、创新机制和责任担当,助力河北省高碳产业绿色蝶变,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坚实的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