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育“旅游+”业态 数智场景赋能
武安加速向红色生态旅游区转型
本报讯(白增安、靳雪利、王海波)金秋的武安东太行百里画廊层林尽染。“沿着这条路走,既能看山水,还能品文化!”10月5日,在武安宋祖台驿站,来自山西的游客李女士边拍照边说。
今年9月,第八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武安市和临漳县举办。借力旅发大会,武安东太行百里画廊建成总长116公里的旅游风景道,构建了3个一级驿站、6个二级驿站、9处观景台的驿站观景体系,打造了太行山活态小微博物馆群。
今年,邯郸结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着力打造红色生态旅游区、战国文化旅游区、北朝文化旅游带、太极文化旅游带、运河文化旅游带“两区三带”,推动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
作为红色生态旅游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武安着力打造多类型旅游场景,从百里旅游风景道到低空旅游,从数智体验到夜游嘉年华,加速从钢城煤都向红色生态旅游区转型。
培育“旅游+”业态
丰富全时段本土化度假体验
白天登东太行看云海翻涌,中午在山李冀·山游市集吃一碗热腾腾的武安拽面,傍晚到楼上村戏曲小镇听平调落子,夜里住漫宁民宿煮一锅武安小米粥——这样全时段、本土化的度假体验,成了游客在武安的新选择。
以2026年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武安在东太行景区打造了山李冀·山游市集、昆仑峪康养度假区等项目。山李冀·山游市集项目将小山村打造为集文化、休闲、商业于一体的活态饮食博物馆,里面设置了小吃作坊专区,游客可以品尝武安拽面、荞麦灌肠、驴肉卷饼等地方特色美食。
夜幕降临,在北洺河畔长16.2公里的滨河步道上,武安本地艺人轮番登场表演皮影戏、吹糖人;文创市集里,磁州窑茶具等特色文创产品成为游客的伴手礼。
“旅游+山水潮玩”解锁户外新体验;“旅游+文创”特色产品,让游客在方寸间欣赏太行风光与文化……近年来,武安积极培育“旅游+”业态,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
低空视角打卡
数智场景赋能
“从空中看京娘湖,它像一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太行山间!”9月30日,首次体验动力滑翔伞的大学生张子腾兴奋地说。
以宇翔太行飞行营地为核心,武安推出多条低空旅游航线,串联东太行、京娘湖等景区。2条城市空中巴士连接邯郸机场、邯郸东站,让交通出行成为旅游体验的精彩一环。动力滑翔伞、热气球、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项目陆续上线,游客可以从更多视角感受太行山脉的雄奇。
打开“AI游武安”小程序,一键预订门票、酒店;在智慧酒店,机器人配送行李;在东太行景区入口,AI数字人讲解员会主动上前介绍游览路线……如今,武安构建起“智慧管理+智能服务+智趣体验”生态闭环。该市在东太行景区智慧风景道设置26个监测点位,实时保障车辆通行;在重点景区部署AR互动游戏,增添游玩乐趣,无感支付系统则简化了消费流程。
全周期办会
点燃文旅激情
从赵马·2025武安马拉松上参赛者穿越武安城乡,到东太行机车文化季中机车爱好者骑行百里画廊,武安打破传统办会模式,用全周期、本土化点燃文旅激情。
在第八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预热阶段,赵马·2025武安马拉松激情开跑,设置的“武安风情补给站”让跑者品尝到武安特色美食,感受当地饮食文化;在东太行机车文化季期间,机车巡游队伍途经宋祖台、京娘湖等武安地标,展示太行山城独有魅力。在主题活动阶段,“曲韵山水”夜游嘉年华推出武安民俗夜,武安平调落子等表演闪亮登场,让观众领略武安深厚的民俗底蕴。在后续活动中,太行音浪·青春歌会邀请武安当地歌手献唱《太行山下我的家》等原创歌曲,吸引年轻群体感受武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