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团队凭借深厚的科研实力与临床创新能力,同期亮相 2025 年美国神经科学麻醉与重症科学协会(SNACC)年会、中华医学会第 30 次麻醉学术年会两大国际国内顶级麻醉学术盛会,多项研究成果引发业内关注,标志着该院麻醉学科诊疗与科研水平获国际国内双重认可。
当地时间 9月12 日至14 日,2025年美国神经科学麻醉与重症科学协会(SNACC)年会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举行。作为全球神经科学麻醉领域的权威学术会议,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美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顶尖专家学者参与,聚焦神经麻醉与重症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与临床应用。
会上,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二科苗慧涛医生受邀发表大会演讲,其中分享的研究成果首次证实,海马 CA1 区至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的谷氨酸能神经回路,对轻型颅脑损伤(TBI)后小鼠抑郁样行为具有双向调控作用;同时,研究创新性结合 NLRP3 信号通路,为临床治疗 TBI 后抑郁提供了全新靶点与策略。
美国梅奥诊所教授、韩国首尔大学教授等国际权威学者对该研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不仅填补了 TBI 后精神障碍机制研究的部分空白,更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具有显著的临床转化价值。
9月18 日至21 日,中华医学会第30 次麻醉学术年会在厦门召开。此次大会以 “从麻醉大国到麻醉强国” 为主题,汇聚全国近万名麻醉学科专家、学者,是国内麻醉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交流平台,集中展示我国麻醉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团队在此次盛会上全方位展现实力:科室张立民主任医师以资深专家身份参与 “麻醉与失眠” 专题研讨,围绕围术期睡眠障碍的精准评估方法、麻醉药物对睡眠的影响机制,以及中药调理、针灸辅助等中西医结合干预策略,分享临床经验与研究见解,提出的 “分阶段精准干预” 思路得到同行广泛认同;青年医师孙健凯、马晓艺则携前沿研究成果以壁报形式亮相交流。
据了解,此次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团队在国际国内顶级盛会上的亮眼表现,是该院长期重视学科建设、推动学术创新的成果。近年来,该院麻醉科联合河北省中西医结合神经康复重点实验室,构建 “国际交流 + 科研创新 + 临床转化” 三位一体发展体系:一方面,定期邀请美国哈佛医学院、日本东京大学等国际顶级专家来访指导,选派青年骨干赴美国、新加坡等国知名医院进修学习,紧跟国际前沿诊疗理念;另一方面,聚焦围术期安全、神经保护、中西医结合麻醉等核心领域,开展 10 余项省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多项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
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科室将继续以学术创新为驱动,支持麻醉科在神经麻醉、疼痛管理、围术期康复等领域持续深耕,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探索,为患者提供更精准、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为推动我国麻醉学科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通讯员 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