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新增三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承德新增三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原标题:承德新增三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河北新闻网讯(李岩)9月2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发布第六四六号公告,对承德市 “围场胡萝卜”“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3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认定并实施保护。此次三项特色农产品成功斩获“国字号”认证,不仅为该市优质特色物产矩阵再添“金名片”,更标志该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达到12件,跃居全省第三位。

此次获认的三大产品,均源于该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与长期标准化培育的深厚积淀。“围场胡萝卜”依托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高原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独特条件,形成肉质脆嫩、含糖量高、β-胡萝卜素含量突出的优良品质,既是当地农户增收的“当家作物”,也是华北地区优质蔬菜供应的重要来源;“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则借力平泉市温润的气候、洁净的水源与成熟的食用菌种植技术,前者肉质肥厚、菌香浓郁,后者质地爽滑、营养丰富,已形成从菌种研发、标准化种植到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产品远销全国多个省份,深受市场青睐。

承德市地域广阔、物产丰饶,但曾面临“优质产品藏于深巷”的困境——部分特色物产因缺乏品牌赋能,难以实现价值提升与市场拓展。针对这一痛点,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聚焦“挖掘、培育、运用”三大关键环节,打出地理标志培育“组合拳”,推动特色产品从“养在深闺”到“走向市场”的跨越。

该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宣传形式,打造“接地气、易理解”的宣传矩阵: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直观展现地标产品的品牌溢价与市场竞争力;印发“地标明白纸”与案例集,用通俗语言解读地理标志申报条件、流程及政策红利,重点标注“品牌提升、溢价空间、市场拓展”三大核心优势;开展精准化宣传对接,组建宣传小队深入乡镇合作社、种植大户、中小微企业,通过“一对一讲解+现场答疑”,让“注册地标、使用地标”成为经营主体的主动选择。

为便于经营主体申报,该市市场监管局构建“全流程、定制化”培育服务体系,变“被动等待”为“主动帮扶”,开展全域潜力摸排,对该市12个县区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等资源进行梳理,筛选出符合地理标志标准的生产主体,建立“潜力用标企业培育库”,目前入库主体几乎覆盖所有特色产品;推行“一企一策”“一标一专班”机制,市、县两级组建由知识产权骨干、行业专家组成的服务专班,主动下沉至企业一线,从产品标准制定、检测报告协调,到申报材料撰写、系统提交指导,提供“全链条陪伴式服务”,帮助主体解决申报难题。

“认证是基础,使用是关键”。开展用标主体专项帮扶,针对符合用标条件的企业,通过集中培训、案例分享等形式,指导其规范使用地理标志,将“地标元素”融入产品包装、宣传推广,提升消费者认知度;出台用标激励政策,对规范使用地理标志且带动农户增收的企业,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大力实施“地理标志商标品牌运用促进工程”,目前已为多家重点用标企业争取省级以上扶持资金超30万元。通过系列举措,全市地理标志用标覆盖率实现跨越式增长,总用标率达到75%以上,同比增长50%,真正让“地标标签”变成了农户的“增收密码”。

目前,该市市场监管局已启动新一轮地理标志培育计划,将“丰宁剪纸”“围场沙棘”“平泉羊汤”等18件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商标)纳入重点培育清单,通过“成熟一个、申报一个、成功一个”的梯次培育模式,推动更多“承德特色”转化为“市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