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乡村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
河北
河北 > 凤在河北 > 正文

弘扬乡村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

乡村文化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推进弘扬乡村文化建设,能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精神滋养和价值引导,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兴盛,顺应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弘扬乡村文化,关键在人。只有让乡村人气旺起来,发展脚步才能快起来。聚拢了“人”,就带动起资金、信息、技术、理念走进乡村,为农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乡村同样是一片各类人才都能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如今老百姓“腰包”越来越鼓,乡村振兴项目也越来越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有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对此各级政府要进行政策帮扶,要依托高校、党校等资源,依托本土专家,培养出更多的“土专家”“土教授”,为乡村振兴和弘扬乡村文化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弘扬乡村文化,关键在护。提高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每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自然资源禀赋、人文社会环境,要深入挖掘优质资源,加大精品文化产品创作,强化保护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管理和运用,鼓励和支持群众自发性开展文体活动。要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大力弘扬向上向善的良好社会风气,与陈规陋习旗帜鲜明作斗争,营造守望相助、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充分挖掘和整合乡村优秀文化资源,保护好传统村落等文化遗产,支持民间文化发展传承,针对性开发乡村文化资源,加强创新,发挥青年干部所长,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文化传播技术,在保护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丰富文化表现形式,充分展示美丽乡村新面貌。

弘扬乡村文化,关键在新。创新既要注重发挥好职能部门的带动作用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催化作用,也要注重发挥好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呵护好沾满露珠和乡土气息的“文化秧苗”。挖掘、保护、利用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推动乡风文明形成和发展,创新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既能增强乡村文化的影响力,改善乡村的经济社会状况,也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更好地深入田间地头,不断为乡村振兴助力。(曹妃甸区柳赞镇政府张佳伟)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