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换残疾人证得跑医院、街道、残联三四个地方,现在在家门口一次就办成,工作人员还承诺送证上门,这政策太贴心了!”近日,在石家庄市桥西区红旗街道汇圆街社区服务中心,居民张先生仅用几分钟就完成残疾人证换证业务的全部手续,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这份便捷,源于桥西区对残疾人证办理流程的深度优化。过去,残疾人证办理需经过医院鉴定、材料提交、审核公示等多个环节,群众往返多部门不说,全程耗时近5天。如今,桥西区行政审批局主动打破部门壁垒,联合卫健、人社、残联等部门,创新推出“一站式服务、上门办、掌上办”便民举措:群众只需到所在社区提交申请,待区残联审核后,最快当天就能领取证件;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群体,更是推出“手机申请+社区上门”服务,办事群众在家就能完成业务办理,大大降低了办事成本。
自残疾人证办理“一次办好”改革实施以来,桥西区残联已累计办理相关业务400余件,平均办理时长从原来的5个工作日压缩至1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从“来回跑”到“指尖办”,从“多日等”到“一日取”,张先生的体验正是桥西区“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深层价值的生动体现——这不仅是政务服务流程的优化,更是政府“以人民为中心”服务理念的深刻升级。
聚焦企业和群众“多头跑、反复跑”的核心痛点,桥西区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打出政务服务改革“组合拳”。在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大厅,专门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专区,配备综合服务窗口,实现重点事项的帮办、代办及线下收件服务,全面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在热线中心,开通“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线,确保企业和群众的诉求“接诉即办、办就办好”;同时,创新推出AI政务服务模式,办事群众通过简单对话,就能获取精准化、易懂化的政策解读与办事指南,真正实现“边聊边办”,让政务服务更智能、更暖心。
截至目前,桥西区已实现3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的落地实施,事项办理的跑办部门、办理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压减率均超60%,累计惠及办事企业和群众超18万次。通过对多部门办理、跨层级关联事项的集成化改革,桥西区成功构建“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模式,既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