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无极县角头学校老师孟雪梅:学生眼中的“孟妈妈”

石家庄市无极县角头学校老师孟雪梅:学生眼中的“孟妈妈”

原标题:角头学校老师孟雪梅:学生眼中的“孟妈妈”

9月5日,在无极县角头学校,孟雪梅给孩子们上语文课。本报记者 李东宇摄

□本报记者 陈华

“十张口一颗心是什么字?大家一起猜一猜。”9月5日,在无极县角头学校三年级5班教室里,语文教师孟雪梅用情境创设的方式给学生导入《猜猜他是谁》习作课。

一只只小手瞬间举起,争着要说出自己认为的答案。站在讲台上的孟雪梅微笑着注视学生,眼里满是期待。

作为一位教师,孟雪梅一直思考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吸引人。

小学语文教学尤其重视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孟雪梅深入钻研《习作五感法》和《情境化语文教学策略》,倡导“以生活为核心”的课堂理念。

这一灵感正来自她的教学实践。有一次,她让学生写“童年趣事”,自己滔滔不绝讲述个人经历,学生听得入神,但最后写作效果却不理想。

她恍然大悟:“作文即生活。孩子没有亲身体验,又怎能写出鲜活的文字?”

于是,在一个雪花纷飞的日子,她带着学生走进公园,去观察雪花形态、记录雪景、尽情玩雪。回来后,孩子们自由组织素材,每一篇作文都写得生动精彩。

此后,踏青、拾麦穗、做树叶画、堆雪人等活动,成了她课堂的延伸。

在孟雪梅的引导下,学生们不仅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更逐渐掌握了写作的秘诀。她还将学生的优秀作文汇编成《时光印记》成长册,为每篇作品撰写题记和点评,作为珍贵礼物送给学生。

为提高教学水平,孟雪梅研究教材、设计板书,一有机会就去旁听名师课程,不断吸收先进经验。

她不仅在教学中创新,更以慈母之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2008年,孟雪梅因为用嗓过度做了声带手术。医生要求噤声至少三个月,恢复半年。

可她从医院回来还不到一周,孩子们的信就如雪片般飞来。

她放心不下班里的学生,不顾家人劝阻,重返讲台。

那段时间,她以手势代语言,以眼神传温情。要考试了,她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认真思考,细心审题。

在孟雪梅注视下,这次考试,学生们写得比以往更工整。在这个无声的课堂里,流淌着他们师生之间的默契和温情。

班上有个叫小航的学生,因为出生时脑短暂缺氧,从小就跟别的学生不一样,每次到学校门口不肯进校。孟雪梅知道后,就天天去校门口牵着他的手入校。这样的举动,她坚持了六年。

学生淼淼父母离异,跟着年迈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不识字,带起孩子来有些吃力。

孟雪梅通过家访了解情况后,周一到周五就把女孩接到自己家里,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贴心呵护。孩子毕业时,抱着她说:“孟老师是世界上最美的妈妈。”

这样的故事,在孟雪梅的从教生涯中还有很多。

“我一直记着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孟雪梅说。

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22年无极县教育局成立了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由孟雪梅担任小学语文工作室的主持人。

工作室如何促进青年教师发展?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孟雪梅翻阅了大量书籍,在15个学校进行调查问卷,走访了多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最终确定以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课堂深阅读为主研课题。

三年的时间里,工作室在孟雪梅的带动下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采用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辐射带动机制,构建起了一个教学、研究、培训为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开展了30期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举办了两期暑期名师大讲堂活动。

孟雪梅常说:“一个人优秀不算什么,大家一起进步才是真本事。”

她持续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指导多名教师在市、县教学比赛中获奖,本人也先后荣获“石家庄市教学名师”“市骨干教师”“市优秀教师”“无极县管拔尖人才”等称号。

如今50多岁的孟雪梅,仍坚守在教学一线。

她说,会一直做学生眼中的“孟妈妈”,家长心中的“邻家大姐”,青年教师身边的“引路人”,继续用爱与智慧,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