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街道一座城|邯郸道:阅尽千年繁华 焕活文脉新篇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一条街道一座城|邯郸道:阅尽千年繁华 焕活文脉新篇

自动播放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邯郸,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这里孕育了1584条成语,是名副其实的“成语之都”。而邯郸道,更是浓缩了邯郸三千年文化底蕴,成为了邯郸的文旅新地标。这里,是“黄粱一梦”的诞生地,岑参、李白、杜甫、王安石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千古诗句;蔺相如避让廉颇而引出著名成语“负荆请罪”的回车巷,见证科举制度落幕的中国最后一位进士李景濂故居,慈禧太后、光绪帝两宫回銮驻跸的邯郸行宫,邯郸教育里程碑的见证——邯山书院,承载着胡服骑射等太多战国记忆的丛台和以《庄子·秋水》典故邯郸学步命名的学步桥等著名景点均在此地。

经过重新修缮后,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走在邯郸道,历史从课本中翻越而上,鲜活立体地出现在每个人的眼前,带领着大家穿越三千年的历史,感受岁月的沉淀。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

溯千年文脉,古道沧桑话往昔

三千年前,在这片西高东低的“三河平原”上,曾经物阜民丰、城邑相连、丛台起伏,邯郸道就此形成。它曾是殷商天子北上之御道,背靠太行,南邻漳河,道路通衢,赵国国君更是迁都于此。

汉唐时期,邯郸道成为学子赴京赶考的必经之路。北朝至唐代,因《枕中记》中卢生黄粱梦典故,邯郸道被赋予“求取功名”的象征意义。宋元以后,邯郸道作为连接都城(开封、北京)的官道,频繁出现于文人作品中。20世纪初,随着京汉铁路开通,邯郸道逐渐成为邯郸城内的街道。

司马迁曾在《货殖列传》中盛赞邯郸:“然邯郸亦漳、河之间一都会也,北通燕赵,南达郑卫”,这条古驿道不仅是地理上的动脉,更是中原文化传播的纽带。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热门打卡地——黄金楼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中的热门打卡地——黄金楼

览今朝胜景,街肆繁华焕新颜

“妈妈你看,这个房子会发光!”

在邯郸道文化历史文化街区,一名小朋友指着通体呈金黄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黄金楼赞叹不已。在黄金楼的周围,也围满了正在拍照打卡的游客。这里,已经成为了邯郸道上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2025年1月25日,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众多游客前来游览,开街盛况空前。春节期间,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客流及销售情况持续火爆,一跃成为展示古赵文化的文旅地标。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全长约2.1公里,总建筑面积约45万余平方米。整体分为南区、北区及学步桥区三大板块。北区采用战汉风格建筑群融合现代商业,南区则保留明清式历史风貌,复原古街道肌理,各板块以成语文化为主线,功能互补,融合发展。

学步桥小磨香油文化馆

学步桥小磨香油文化馆

在“学步桥小磨香油文化馆”中品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名县小磨香油;在特色汉服馆中挑选一套古代限定“皮肤”穿越时空;在水陆画文创馆中体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的敦煌壁画”——水陆画;若是走累了,在路边的特色茶馆中点上一杯凉茶,坐在二楼天台处感受古街的独特魅力;随着夜幕降临,灯光亮起,属于邯郸道的喧闹夜晚再次来临。

无论白日还是夜晚,这里的繁华,说不尽、逛不完……

品人间烟火,商旅共荣谱华章

“好美的店,像一个梦幻世界!”

游客孟女士站在嘉美文创文具社中的八音盒展示墙前由衷赞叹道。

梁伟是这个文具社的老板,也是邯郸本地人。邯郸道在修缮招商时,想要在家乡做出一番事业的他来到此地开店。如今的店铺里充满了各类邯郸文创产品、二次元商品、精美文具和各类款式的八音盒。梁伟是八音盒的爱好者,为了收集这些货品,他曾辗转全国各地。一边是生计、一边是爱好,就这样和谐地融入在这方天地中,并收获了众多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了邯郸道上的网红店铺。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

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

纵观邯郸道,店肆林立,鳞次栉比,让人流连忘返。为了提升商户与游客的体验度,街区设立了商户和游客服务中心,并制定了轮值安排表,每日均有两名县级领导进行轮值,负责解决街区任何困难与诉求。该服务中心实行首接负责制,并提供现场或上门服务,一盯到底直至问题解决。

此外,《漫步郸阁》《韵舞行宫》《古韵邯郸》《邯灯郸影》《将相和》等数十个沉浸式演出、古典舞蹈、巡游等特色节目,每周五至周日在邯郸道上唯美上演,让人梦回千年前的繁华盛世。

在硬件环境与软性服务的双重加持下,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从开街至今仅7个月的时间,已经成为了邯郸文旅金字招牌。

邯郸行宫

邯郸行宫

从殷商御道到文旅地标,邯郸道以文化为根,以创新为翼,让历史可触、未来可期。这条等了你三千年的古街道,正以鲜活的姿态诉说着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也让后世的我们拥有更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深厚的历史认同,在古今交融中续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明华章。(文/葛湘 摄影/李卓然 视频/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