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织经纬 乐韵贯欧亚——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奏响"珍珠之路"文化交响

琴弦织经纬 乐韵贯欧亚——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奏响"珍珠之路"文化交响

2025年6月21日,圣彼得堡交响乐团在叶卡捷琳娜俱乐部音乐厅(Концертный зал 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ого собрания)举办“文化交响曲”音乐会,由维多利亚·多布罗沃尔斯卡娅(Виктория Добровольская)与赖莎·贡佳耶娃(Раиса Гундяев)共同执棒。此次活动是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框架下 “圣彼得堡季”文化节的官方项目之一。音乐会演绎了经典与当代作品,包括杨金鹏(Ян Цзиньпэн)、大卫·姆纳卡扎扬(Давид Мнацаканян)、安东·塔诺诺夫(Антон Танонов)、彼得罗·卡拉金(Петр Корягин)等作曲家的新创曲目,以及俄语、阿拉伯语经典歌曲的改编版本。阿拉伯国家联盟驻俄罗斯代表瓦利德·哈米德·希尔塔格(Валид Хамид Шелтак)等多国使节出席。这场音乐盛会成为论坛的文化亮点,彰显了艺术对国家间合作的桥梁作用。

左一阿盟驻俄代表,左二代表夫人,左三指挥家维克多利亚,左四俄驻瑞典原大使,右一阿拉伯外交官,左二杨金鹏,左三演员

在本次活动中,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音乐学院中国籍作曲家杨金鹏先生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巴林月下的珍珠之路》(节选并改编自二胡协奏曲《丝路长歌》第一乐章《千载商路》)呼应了圣彼得堡经济论坛“加强多边经贸合作”的核心主题,通过艺术展开东西方文明对话,以音乐语言诠释从古丝绸之路到当代欧亚商贸的历史脉络。圣彼得堡《文化报》评论称:“中国作曲家以充满画面感的管弦乐织体,将驼队商旅的千年跋涉凝练为气势恢宏的音诗”。

右一杨金鹏,右二圣彼得堡作曲家协会主席安东·塔诺诺夫,右三原俄罗斯驻瑞典大使大卫·姆纳卡扎扬

该小提琴协奏曲中还加入了合唱,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既延续古典传统,又以现代技法与跨文化元素拓展艺术边界。小提琴独奏旋律悠然升起时,如泣如诉的音色瞬间将听众带入广袤的代赫纳沙漠:清亮的琴音与阿拉伯调式体系的独特气质相契,宛如文明对话中各展特色却和谐共鸣。弦乐队与合唱团如沙漠微风轻抚商队,铃鼓与木鱼拟真驼铃马蹄,在风中交织出鲜活的丝路音画。作品中阿拉伯音乐元素的运用将阿拉伯音乐精髓创造性转化为交响叙事语言,激荡出跨越时空的文化回响。这种实践既彰显对多元文化的深彻理解,更印证音乐作为人类共通语言的联结力量。

俄罗斯原驻瑞典大使、作曲家大卫·姆纳卡扎扬(Давид Мнацаканян)在音乐会结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当今世界面临新的挑战,我们日益将文化视为团结与相互理解的源泉。在此背景下,音乐外交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音乐是一种拥有独特力量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无需翻译的通用语言。它创造了一个不同文化交汇的空间。作为人民外交的工具,音乐不仅有助于发展跨文化对话,也有助于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信任。通过联合音乐会、音乐节和巡演,我们架起了情感和文化的桥梁,这些桥梁往往比政治和经济协议更加牢固。音乐始终作为跨越时空的外交纽带,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上谱写着独特的乐章。

作者:赵洛谊(俄罗斯艺术史研究院博士)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