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有美名·晒晒我们乡(镇)新名片|肃宁县万里镇:革命薪火永相传,种苗针纺销全国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肃有美名·晒晒我们乡(镇)新名片|肃宁县万里镇:革命薪火永相传,种苗针纺销全国

“晒晒我们乡(镇)新名片”!从即日起,中共肃宁县委宣传部、肃宁县融媒体中心、凤凰网河北联合推出“肃有美名·晒晒我们乡(镇)新名片”系列图集。聚焦肃宁县各乡镇闪亮“名片”,了解家乡、推介家乡,让更多人从不同角度看到从肃宁大地走来的厚重历史、重要产业,以及绽放的笑脸、美好的画卷。今天我们走进的,是肃宁县万里镇。

肃宁县万里镇是著名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就坐落在这里,留下了贺龙、吕正操、李伯宁等革命前辈的光辉足迹。万里镇传承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近年来,蔬菜、针纺两大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成为当地响当当的两大经济支柱。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刘文杰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刘文杰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牌匾。王韬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牌匾。王韬 摄

“红色基因”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郭艳茹 摄

“红色基因”已经融入了这片土地。郭艳茹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大院。王韬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大院。王韬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英雄塑像。吕国良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英雄塑像。吕国良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展示的部分展品。吕国良 摄

八路军120师指挥部旧址展示的部分展品。吕国良 摄

从“红色基因”,来到“绿色产业”。如今,万里镇现代蔬菜产业发展迅猛,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施设备和生产技术,创新营销手段,23个专业村年产40万吨无公害蔬菜,产品已辐射京津冀、东三省、广州、深圳、福州等地区。“玉怀”商标享誉全省,每年有近10亿株优质种苗销往全国各地,2023年获国家级标准化基地认证。

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苗基地。刘文杰 摄

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种苗基地。刘文杰 摄

先进设备在为蔬菜种苗喷水。王韬 摄

先进设备在为蔬菜种苗喷水。王韬 摄

工人正在为种苗喷灌。李晓利 摄

工人正在为种苗喷灌。李晓利 摄

每一株种苗都要被呵护。吕国良 摄

每一株种苗都要被呵护。吕国良 摄

万里镇蔬菜种苗供应全国各地。刘文杰 摄

万里镇蔬菜种苗供应全国各地。刘文杰 摄

万里镇针纺服装产业起源于改革开放初期,经过近50年发展,现已形成集织布、辅料、科研、制衣、印花、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条。目前,万里镇共有各类针纺企业千余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年生产圆领文化衫7亿余件,占据全国70%的市场份额,年生产卫衣、保暖内衣3亿余件,占全国40%的市场份额,年产值近百亿。获评“中国针织服装名镇”荣誉称号。

万里镇的“辉利派”制衣深受消费者喜爱。王韬 摄

万里镇的“辉利派”制衣深受消费者喜爱。王韬 摄

“辉利派”制衣产品展示大厅。王韬 摄

“辉利派”制衣产品展示大厅。王韬 摄

万里镇针纺产品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吕国良 摄

万里镇针纺产品占据重要市场份额。吕国良 摄

时尚缤纷,万里制造。刘文杰 摄

时尚缤纷,万里制造。刘文杰 摄

忙碌的制衣车间。刘文杰 摄

忙碌的制衣车间。刘文杰 摄

每一件产品都要精心对待。吕国良 摄

每一件产品都要精心对待。吕国良 摄

忙碌的制衣车间。郭艳茹 摄

忙碌的制衣车间。郭艳茹 摄

工人在整理服装产品。傅新春 摄

工人在整理服装产品。傅新春 摄

万里镇依托针纺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邀请电商专家和当地优秀的电商企业,有针对性地对全镇有意从事电商行业的群体开展培训。目前,全镇共有各类电商1000余家,其中活跃电商400余家,今年新增电商80余家、跨境电商企业4家,其中70%电商销售产品主力为针纺服装产品。

梨花节期间,游客在万里镇尹家庄村观景台赏花(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梨花节期间,游客在万里镇尹家庄村观景台赏花(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梨花节期间,游客在万里镇尹家庄村梨园拍照(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梨花节期间,游客在万里镇尹家庄村梨园拍照(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万里镇尹家庄村的梨农采摘早熟梨(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万里镇尹家庄村的梨农采摘早熟梨(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万里镇尹庄村的果农将刚采摘的皇冠梨装箱外销(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万里镇尹庄村的果农将刚采摘的皇冠梨装箱外销(资料图片)。苑立伟 摄

万里镇还有悠远绵长的种梨历史,逾万株百年古梨树虬枝苍劲,年产各种梨果5万余吨,是河北鸭梨的原产地和主要产区,果品远销海内外。(通讯员 王涛、韩梦菊、杨亮、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