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半城烟火。
作为拥有3500年历史的古城邢台,见证了岁月更迭、朝代变迁。
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但轻抚邢州古城的青砖黛瓦,仍然可以感受到古人思想交汇的奇妙,望着如今街道上摩肩接踵的游客,仿佛数百年前关城内市集繁茂的景象又重新浮现。光阴从未停留,但繁荣和谐的景象在这里扎根、传承。
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邢州古城之邢州老街。
邢州老街
千年遗韵:邢州老街的时空长卷
邢州古城整体格局为一道、双城、十二坊三十六条老街巷,邢州老街即古城内长达3.1公里的古官道,串联着北部府城与南部关城。北部府城体现隋唐里坊制棋盘式规划,南部关城(好南关)展现明清开放式街巷制布局,两种规划并存为古城一大特色。
沿着邢州老街的青石板路悠然缓行,时光的齿轮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拨动,开始缓缓倒转:
在北部府城区域,清风楼如一位威严的守护者,巍然矗立。这座始建于唐代的楼阁,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精心修缮,承载着邢台千年的政治风云与文化记忆。
清风楼
登上清风楼,凭栏远眺,古城风貌尽收眼底,让人不禁遥想起古代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把酒言欢的潇洒场景,也是世代邢台人关于家乡的深刻记忆。
位于清风楼一侧的火神庙,其内现存六座建筑,这些建筑完好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特色。其建筑设计别具一格,并未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群常有的主轴线布局,而是巧妙地结合了地形,结构显得尤为紧凑。这样的设计风格与其坐落于瓮城内的独特地理位置密不可分。
漫步在楼前的古街,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那份独特的旧时光韵味。
好南关历史文化街区
穿过府城,步入南部关城好南关,又是另一番热闹。好南关曾是邢台的商业中心,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是全国闻名的皮毛集散地,宛如一颗璀璨的商业明珠。
好南关历史文化街区
焕彩新生:老街修复与步行街的璀璨重启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邢州老街曾一度陷入沉寂,部分建筑年久失修,街巷杂乱无章,宛如一位被岁月遗忘的老者。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邢台市毅然启动了邢州老街修复工程。经过多年的精心修缮,邢州老街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
漫步在如今的好南关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店铺琳琅满目,在这里,既能看到古时繁华,又能感受现代新韵。
邢州影像社
在“邢州影像社”的墙上,挂满了邢台各个历史时期的老照片,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扇时光之门,带领游客穿越回过去的岁月,感受历史的温度。外地游客张先生在参观时难掩兴奋:“这么多珍贵的老照片,太有纪念意义了,感觉一下子拉近了和这座城市的距离!”
工商联旧址见证了邢台商界的变迁
沿街南行约百米,砖墙上“工商联”3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是北大街44号的工商联旧址。1945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工商联组织——邢台市商人联合会在此诞生,宛如一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邢台商业发展的道路。
泉城扁鹊堂
不远处,“泉城扁鹊堂”里弥漫着浓郁的草药香气,宛如一个神秘的中医世界。中医大夫身着传统汉服,以专业而亲切的态度为游客把脉问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性,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建议和调理方案。游客们不仅可以体验针灸、推拿、艾灸等传统中医理疗项目,还能参与中药香囊制作、本草染布等互动体验活动,亲身感受中医文化的独特魅力。
“邢州风物”店铺中的文创产品
“邢州风物”文创店铺,则陈列着各种以邢台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印有清风楼图案的书签、以火神庙为造型的钥匙链、带有邢台方言的创意T恤等。这些文创产品既具有实用性,又充满了文化内涵,深受游客们的喜爱,成为了游客们带走邢台记忆的独特礼物。
好南关夜景(图片来源:邢台市广播电视台)
当夜幕降临,街道上的灯笼依次点亮,温暖的灯光洒在青石板路上,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温馨的氛围,宛如梦幻般的童话世界。步行街上还会举办各种民俗表演活动,让游客们充分感受到邢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之中。
如今的邢州老街,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寻、品味,成为邢台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熠熠生辉。(文/葛湘 摄/李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