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院士团队把脉 汩汩清流到家
7月2日,双峰寺地表水厂技术人员巡查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本报记者 陈宝云摄
□本报记者 陈宝云
7月2日,记者走进位于承德市区北部的双峰寺地表水厂,只见取自双峰寺水库的地表水,经预处理、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等流程,净化成浊度小于0.3NTU(散射浊度单位)的饮用水,被源源不断输送到千家万户。
水厂办公楼三楼,宫秀学创新工作室内,承德水务集团副总经理宫秀学正带领团队分析来水、出厂水的拉森指数变化,调整水厂运行参数,为制定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做准备。
“我们联合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及其团队,历时近3年,终于完成了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科技专项项目——城市供水管网水质生化稳定性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建设,为彻底解决承德市区供水‘水黄’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撑。”宫秀学说。
随着城市发展,投用多年的武烈河水源地,已被建成区包围。2019年8月,承德水务集团开工建设双峰寺地表水厂。关停武烈河水源地,新建双峰寺水库水源地,也被提上日程。
2020年8月,水厂配水管道与市区供水管网完成对接,地表水厂出水水质检测全部达标,就在大家认为即将大功告成时,拉森指数,这个未纳入水质检测范围的数据,让项目险些无限期延迟。
拉森指数是目前评价水质对铁质管网腐蚀程度的常用参数,只有在水源相互切换时,才会成为麻烦制造者。
“如果地下水和地表水拉森指数不接近,地表水进入铸铁管网后,会与管壁上多年形成的生物膜发生化学反应,让清水变黄水,这是世界性难题。”宫秀学说,检测显示,承德地下水拉森指数在1.2以下,地表水超过了1.8。
彼时,两个方案摆在面前:一是全城停水40天左右,冲洗一次管道;二是斥巨资更换城区未到使用年限的铸铁管道。
“一个严重浪费水资源,一个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施工扰民。我们必须找到第三条路。”宫秀学说。
技术人员结合调整预处理工艺,不断调整药剂配方。3个月后,在累计消耗各类试剂33吨后,拉森指数终于降低至1.2以下。2020年11月,新水厂正式并网供水。
“虽然成功了,但拉森指数会不会再升上去,大家心里都没底。”宫秀学说,偶然的成功需要科学来固化。
2022年8月,在承德市科技局支持下,承德水务集团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及其团队启动科技专项,目标就是把这套“驯服”拉森指数的技术,从“土办法”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科学经验。
“马军院士团队常驻水厂,结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给排水重点实验室的检测手段,做了海量的实验和研究,摸清了产生‘水黄’的生物机理和化学反应,把絮凝阶段使用的多种药剂,精准分类成有用和无用两种。”宫秀学说,就像以前看病各种药混在一起,现在根据疗效,把药分类放置在药柜,出现病症,就可及时对症下药。
据介绍,相关科技成果已经通过省级验收。未来,这套“承德方案”将为其他地区解决类似难题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