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津冀第三届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召开 进一步强化三地医药创新协同机制
本报讯(记者马彦铭)7月5日,由天津市药学会、北京药学会、河北省药学会共同主办的京津冀第三届医药创新发展大会在天津召开。本次大会以“智汇融合,药创未来”为主题,三地政府部门、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医药企业相关人员参会。
大会通过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和深层次产业对话机制,进一步强化了京津冀三地在医药创新领域的协同合作机制。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未来三地应持续深化科研资源共享、医药政策联动与成果转化,共同推动京津冀地区乃至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北京有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研发高地;河北拥有很多创新能力突出的企业,在中药资源和现代中药、经典名方开发方面优势明显;天津则在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先进制造和药物研发方面具有优势。三地可实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河北重点发展中药资源种植与利用,北京聚焦研发,天津强化先进制造。
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郝希山表示,京津冀应充分发挥资源、人才和产业优势,深化前沿技术与医药融合发展,助力我国迈向医药强国。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从政策引领、产业升级、创新驱动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我国创新药物研发的战略方向与发展路径。
河北省药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王连水介绍,本次大会旨在促进生物医药领域全链条合作。石家庄四药集团研究院院长孙立杰表示,将加大在创新药领域的开发投入,积极与京津高校院所合作,加强自身资源整合。
本次大会设置九个专题分会场,从宏观政策引导到产业协同实践,从前沿技术突破到传统中药创新,全方位覆盖医药创新全产业链关键领域。与会专家学者聚焦医药政策交流、药物制剂协同发展、医院药学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前沿技术、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药物经济学、产学研用融合、青年药学工作者交流等热点议题开展深入研讨。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京津冀医药科技成果展览,重点遴选30项具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展览汇聚来自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药大学等的科研成果,使与会代表对最新科研成果和产业化进展有了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