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黄骅港出台3年行动方案提升口岸综合竞争力
深化港腹联动 提高通关效率
本报讯(袁铮、王清)日前,沧州市出台提升黄骅港口岸综合竞争力3年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黄骅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港腹联动,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增强外贸综合服务能力,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拓展完善口岸功能。沧州市将加快黄骅港泊位建设,指导在建、拟建的码头项目同步规划建设口岸查验设施,做到泊位建成后即符合泊位对外开放验收条件。力争至2027年,泊位总数达64个,开放泊位达33个。同时,进一步支持企业完善港口进出口特殊货品储存、运输等相关资质,推动船舶燃料油码头增加绿氨、绿色甲醇等加注业务,扩展港口作业功能,提升黄骅港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国际航行船舶停靠。
加快港口码头项目建设。沧州市将加快推进黄骅港综合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大宗散货物流园区“散改集”多式联运物流中心项目前期工作,推进30万吨级原油码头一期工程、多用途码头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港口通过能力,丰富进出港货物种类。在巩固运行现有航线的基础上,谋划开辟新集装箱航线,力争202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50万标箱。
优化完善集疏运体系。今年,大力推动综合港区及散货港区铁路专用线、邯黄铁路(港区段)扩能改造以及邯港高速二期、曲港高速二期等项目建设,并依托交通网络,加速博兴、朔州、孝义等内陆港布局建设,力争年内内陆港总数达到29个,进一步扩大黄骅港物流网络服务腹地范围。
增强外贸综合服务能力。该市将积极招引跨境电商物流企业入驻黄骅港,加强与全省重点外贸基地对接,打造北方(沧州)跨境电商物流基地。同时,支持现有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做大做强,推动钢管、化妆毛刷、玻璃制品、五金制品等特色商品,以及白沟箱包、高阳毛巾、安平丝网等在黄骅港出海。
提升黄骅港智慧化水平。加快智能梯口、智能卡口管控系统以及锚地雷达站建设应用,推进智慧监管能力提升。按照方案安排,该市将在2026年初完成沧州黄骅港数字化中枢平台(一期)项目建设,依托该平台推动黄骅港智慧海运口岸与智慧海关、智慧边检、智慧海事融合发展。
全面提高口岸通关效率。在优化查验监管模式上,推行跨境电商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箱”模式,做好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通关保障,深入实施简化国际集装箱班轮查验手续等边检便民利企措施,提供全时段、全天候、零等待通关服务。此外,逐步打通海关、港口、铁路、公路、水运、车队等多环节数据,探索多式联运数据开放互联运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