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碑店路桥工匠孙尚飞 巧手架“飞虹”,铺就幸福路
6月24日,北京市房山区108国道跨线桥施工现场,高碑店路桥工匠孙尚飞正在测量桩基钢筋间距。 本报记者 解楚楚摄
□本报记者 解楚楚
6月24日10时许,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东北部,全长317米的108国道跨线桥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施工团队正全力推进工程进度。
记者看到,在30米高的桥墩之上,工人们顶着烈日,专注地进行盖梁作业。一个年轻人手持笔和本,目光如炬扫视现场,快速记录施工进度。他就是项目工程科科长、年仅27岁的孙尚飞。
作为高碑店路桥工匠的年轻一员,孙尚飞在整个项目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测量放线、人员调度、施工指挥、工序衔接、质量验收、安全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他精准把控。“想让一条路、一座桥稳稳立起来,人和事首先得对位。”孙尚飞深知责任之重。
自2020年加入“高碑店路桥工匠”劳务品牌至今,孙尚飞凭借精湛技艺,相继参与了邯郸、保定、北京等多地重要的路桥项目,月入过万,在高碑店市买了房、安了家。他用巧手架起的道道“飞虹”,连通四方,也铺就了幸福路。
孙尚飞是邯郸鸡泽县人,2017年高考落榜后,选择了技能成才之路。
“学什么好就业?”他看准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广阔前景,报考了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的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
这所院校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学生先在学校夯实理论实操基础,再入企实习。对于零基础的孙尚飞而言,起步尤为艰难。
课上详记难点,课后请教老师;就某个知识点,与舍友讨论至深夜;周末随老师到路桥工地实地观摩,化抽象为直观……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他硬是把一个个难点啃了下来。
2019年实习期间,孙尚飞进入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参与武安市洺湖北路西段(新华大街南延—富强街)道路工程项目。他的任务是依据图纸制定流程、安排工序、指导施工,确保工程按期保质完工。
图纸易读,若将其转化为周密可行的施工计划却非易事。
白天,孙尚飞积极请教老师傅,夜晚对照笔记钻研图纸、优化方案。一年多的实战锤炼,让他从手忙脚乱的“小白”迅速成长为做事有条不紊的得力干将。2020年6月,毕业即签约汇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尚飞,正式加入“高碑店路桥工匠”劳务品牌,成为一名技术员。
在孙尚飞看来,技术员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外,极致细心与高度负责更是必备素养。
此后参与的多个桥梁工程中,他和同事常需蹲伏在至少20米高的桥墩顶端,用全站仪反复测量确认每个桥梁支座的精准位置,确保偏差控制在2毫米内。
“差之毫厘,桥面受力就可能失衡,危及行车安全,折损桥梁寿命。”孙尚飞语气严肃地说,技术员就是工程质量的“第一道防线”,不容一丝疏忽。
去年10月,公司中标国道108三期(房山段)道路工程土建施工2标项目。这是孙尚飞首次参与北京的重点项目。
项目地处山区,需开山架桥,施工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远超以往。面对挑战,孙尚飞却斗志昂扬:“这正是提升技能、积累经验的好机会!”
运用无人机精准测绘地形、组织密集会审、反复优化工程图纸、制订详尽的施工方案……项目启动初期,孙尚飞和团队常常加班至深夜,只为精益求精、万无一失。
“这个项目施工团队有上百人,其中10多位技术骨干都来自‘高碑店路桥工匠’劳务品牌。”孙尚飞说。
谈及工作环境,孙尚飞概括为常在野外、冬如冰窖、夏似蒸笼、沙石为伴。尽管条件艰苦,这份职业在他眼里却有着独特魅力。
“我们修建的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如同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们最终横跨山河,心中的那份成就感和自豪感足以抵消所有辛劳。”他说。
现在,孙尚飞有一个特别的习惯,每当参与的项目完工通车,他总要抽时间回去看看。站在桥头或路边,凝视着车流平稳穿梭,行人安然通行,欣慰的笑容便不自觉爬上他的脸庞。“这大概就是独属于路桥工匠的幸福吧!”孙尚飞笑着说。
和孙尚飞一样,当下数千名高碑店路桥工匠正奋战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的基建一线,用汗水浇筑通途。来自保定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高碑店路桥工匠”劳务品牌最近三年累计带动就业8300人。他们已成为京津冀乃至全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孙尚飞有着更远大的志向。他渴望投身到首都更多重大项目中,梦想着倾注心血的工程有朝一日能斩获国内乃至国际工程界至高奖项,续写新时代路桥工匠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