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养老认证送上门 暖心服务到家门

邢台:养老认证送上门 暖心服务到家门

原标题:养老认证送上门 暖心服务到家门

□本报记者 闫德见

6月25日9时30分,邢台市信都区人社局志愿者服务队如约来到会宁镇会宁村弓书芬家中。

“老伴儿刚吃完药睡着了,需要叫醒他吗?”弓书芬边问边向卧室走去,眼里透着担心。

“弓阿姨,让叔叔睡吧,不影响认证。”该区人社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部负责人崔会忠拉住弓书芬,从她手里接过身份证……

旁边的会宁镇人社专员焦立英在移动认证设备上输入信息,完成身份核验,焦立英又轻手轻脚走进卧室,用手将老人侧倾的脑袋扶正,调整移动设备角度、距离,将老人面部对准识别框,“嘀”的一声,认证完成。

“现在认证,不用眨眼、张口、摇头,方便快捷。”崔会忠笑着说。

看着老伴儿认证完成,弓书芬一脸轻松。“得亏你们及时提醒,要不然把这事忘得干干净净。”弓书芬说,孩子常年不在家,自从老伴儿半失能以来,她就把所有精力放在照顾老伴儿身上,很多关系切身利益的事也给忘了。

“好在养老认证、低保等也用不着俺操心,到了时间点,就有工作人员主动提醒、上门服务,该有的福利一样不少。”弓书芬说着笑了起来。

“阿姨,往这儿看,对。”眨眼间,弓书芬也完成了养老认证。

11时40分许,志愿者服务队来到该镇东沙窝村郑秋珍老人家。郑秋珍今年89岁,是位失能老人。前几天家属帮其进行养老认证一直未能通过。

“阿姨,今天咱们再试试。”老人配合地点了点头。

“认证失败。”机器接连几次发出提醒。

“别担心,咱们走人工认证程序。”崔会忠将身份证放到老人脸旁边说,真人和照片差异太大就可能审核不过。

说话间,焦立英拿起当天的日历将身份证一起放到老人胸前,用手机拍了张照片。“一会儿回去就能认证完成。”她说。

12时,焦立英回到镇政务服务大厅,在“河北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人工认证板块输入郑秋珍老人信息,然后打电话告知家属认证已完成。

“养老认证的背后关乎老年人生活保障,是大事,容不得马虎。”崔会忠说,近年来,养老认证历经窗口认证、刷脸认证,再到“静默认证”,越来越便民。针对有些老年人因种种原因无法自主完成认证的问题,信都区人社局联合乡镇、社区(村)相关人员组成志愿者服务队,通过上门服务,确保养老认证精准到户、不落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