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城市“奔跑者”串联起商家顾客,服务于人间烟火,成为维系城市运转的“毛细血管”。近日,石家庄市桥西区维明街道自强路社区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以暖心服务为纽带,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多元需求,通过“送关爱、送政策、送技能、送保障”四大举措,创新开展系列暖“新”服务活动,不仅提升了奔跑“小哥”的归属感与幸福感,更激发了其参与社区治理、反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起党建引领下新就业群体与基层友好社区的双向奔赴。
点亮暖“新”驿站,为奔跑身影续航
花露水、防晒冰袖、便携电风扇……6月17日中午,在自强路社区暖“新”驿站领取的一份“清凉大礼包”,让UU跑腿员张奇感到惊喜,“都是夏天户外工作的必需品,还有印有社区书记、律师电话的联系卡,想得太周到了。”
能够精准回应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源于扎实的“一线工作法”。自强路社区工作人员通过一次次与新就业群体电话沟通、面对面交流,深入网格群摸排情况,实地走访菜鸟驿站等快递网点,全面把脉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做到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聚焦“工作时间长、节奏快、休息难”等共性需求,自强路社区党委综合依托党群服务大厅、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服务场所,精心打造暖“新”驿站。驿站内,药箱、血压仪、充电器、雨具、微波炉、热水壶、单人床等设施无偿提供,给奔忙的“小哥”提供了一个个短暂休憩的温馨港湾。
邀请河北省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解读养老、社保政策,解决后顾之忧;联合盈科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援助,守护合法权益;携手桥西区总工会及专业社工组织传授防暑降温知识和急救技能,保障健康安全;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提供心理疏导服务,缓解工作生活压力……
针对新就业群体更加多样化的实际需求,自强路社区党委提供一系列服务保障,将党和政府的关怀转化为可触摸、可感受的务实举措,让暖“新”驿站成为新就业群体真正的“避风港”和“加油站”。
搭建友好场景,让温情跑赢“最后一公里”
外卖骑手奔走跑单、快递小哥穿梭送货、网约车司机疾驰赶路……对于这些新就业群体而言,一扇扇随时敞开的大门、一张张热情友善的笑脸,都能让他们在奔波劳碌中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脉脉温情。
“师傅,我要去3号楼送货,麻烦……”近日,在金鼎公寓门口,京东快递员李超的话还未说完,保安谢师傅就已默契地开启了大门,随后更是主动陪同他来到单元楼下刷卡开门,只为帮他节省宝贵的配送时间。
这位来自邢台的小伙子已在配送一线打拼多年,他感慨道:“我们每天都在与时间赛跑,最担心的就是遭遇‘门难进、脸难看’。这里的门卫和居民都特别友善,社区工作人员还经常嘘寒问暖,询问是否需要帮助,让人心里暖暖的!”
为更好服务新就业群体,自强路社区党委精心打造全域友好社区。通过召开专题动员会,邀请辖区17个住宅小区的热心居民代表、党员代表、志愿者、楼栋长及共建单位负责人共同承诺,将全力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群体在进出小区、停车、上楼配送等环节提供便利。
“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盛夏酷暑,这些劳动者都在风雨无阻地奔波。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我们享受到足不出户的便利生活。”自强路社区主要负责人在动员会上呼吁全体居民携手共建,为新就业群体营造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让他们在奋斗路上真切感受到“家”的温暖,让党和政府的关怀真正落到实处。
激发职业特性,奔跑“小哥”变身基层治理“轻骑兵”
在自强路社区,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和快递小哥,正悄然变身为城市治理的移动网格员。他们凭借工作特性,成为发现城市治理细节问题的“前沿哨兵”,为社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独特视角和实时动态。
网约车司机张英如今有了双重身份——既是城市“奔跑者”,也是社区“志愿者”。通过社区网格群,他随时反馈在小区内观察到的卫生状况和独居老人生活情况,展现了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日,居民杨阿姨对此深有感触:“那天我搬运大件物品时遇到困难,多亏路过的顺丰快递员小王主动帮忙,用专业方式解决了我的难题。”像王杨这样热心公益的快递小哥,在社区里已形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具有“覆盖面广、流动性强”的职业优势,自强路社区党委通过系统引导,推动他们深度参与社区治理。从安全隐患排查到助老护幼服务,从应急防灾到文明宣传,这些城市“毛细血管”的守护者正以专业特长反哺社区,既增强了职业认同感,又提升了社区归属感。
这一创新实践彰显了社区治理的新思路:将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转化为治理伙伴,通过双向赋能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下一步,自强路社区党委计划联合辖区商务楼宇、周边单位等社会力量,为新就业群体打造更加多元化的友好服务场景,构建更完善的服务网络。”自强路社区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讯员:冯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