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保定发布支持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20条措施
多维度打造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本报讯(徐华、安亚静)4月23日,在保定市举办的“微短剧+”创造消费新动能主题活动上,该市发布支持网络微短剧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推动该市微短剧行业加速发展,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努力打造北方微短剧生产基地。
按照计划,到2027年,该市将推出15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培育壮大30家以上规上微短剧企业,建成2个微短剧基地,基本形成空间集聚、主体丰富、创作活跃、服务完善、健康有序的微短剧产业生态。
这20条措施涵盖内容创作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以及产业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其中,在内容创作生产方面,保定市积极鼓励网络微短剧剧本创作,对反映保定优秀历史文化、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剧本,入选国家、河北省剧本创作扶持计划并成功上线播出的,将按剧本版权方总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
同时,支持“保定元素”网络微短剧制作,对宣传保定市城市形象的优秀作品,按总投入的5%给予补贴。为鼓励取景拍摄场地联动,该市对年接待微短剧剧组数量和拍摄天数达到一定标准的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在基地建设上,保定市将建立涿州微短剧产业基地和微短剧创意制作基地。涿州微短剧产业基地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涿州文化产业综合项目及涿州影视城资源,打造全产业链微短剧产业基地;微短剧创意制作基地则借助保定新闻传媒中心的资源和大学生群体人才优势,建设以创意孵化、剪辑包装制作为主的产业基地。同时,鼓励各地加强微短剧产业孵化,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微短剧产业项目建设。
重点培育微短剧行业龙头企业,加速微短剧产业发展。保定市鼓励网络文学、MCN机构将优质IP转化为微短剧产品,鼓励电商平台探索多元商业模式,带动版权、MCN、IP衍生、第三方服务商等配套集聚,支持微短剧企业做大做强。同时,支持影视机构开展微短剧创新工具、上线平台、播出应用等技术研发,对创新成果显著的给予一次性补助。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保定市充分发挥驻保高校多的优势,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微短剧创作生产,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创业便利。支持驻保高校、职业学校与微短剧制作机构合作,开设相关专业,培养后备人才。鼓励开展微短剧全链条人才培训,建立健全社会培训体系,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微短剧人才培训中心,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微短剧全链条专业人才。
在建设产业生态方面,保定市实施“微短剧+”行动,鼓励各县(市、区)、各部门创新融合模式,打造优质微短剧,争创试点示范。强化品牌宣传推介,支持文化传媒集团和影视机构与微短剧制作主体合作,塑造城市微短剧IP。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设立微短剧产业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强与头部机构平台合作,吸引网络视听平台和企业人才集聚。组建网络微短剧协会,加强行业组织协调和规范自律。鼓励开展微短剧创作、征集、评选、展播等活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