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第三医院肝病五科 主任医师 李玉苓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被称为“沉默的器官”,即便仅剩30%的肝细胞正常工作,仍能维持基本生理功能。这种"代偿性"特点使得肝病早期难以察觉,当出现明显乏力、黄疸、腹水等症状时,往往已进入肝衰竭阶段,所以掌握科学的预防策略至关重要。
1.阻断病毒侵袭。
乙肝、丙肝病毒是导致肝硬化的主要推手。接种乙肝疫苗可提供长时间的保护。丙肝虽无疫苗,但直接抗病毒药物治愈率超过95%。避免共用剃须刀、纹身器械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是预防的关键。
2.警惕“隐形杀手”。
酒精性肝病呈年轻化趋势,每日摄入酒精超过40克(相当于50度白酒100ml),5年即可发展为肝硬化。更值得警惕的是,约3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会进展为肝纤维化。控制体重、减少精制糖摄入、每周保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能显著改善肝脏脂肪沉积。
3.科学用药护肝。
超过900种药物存在肝毒性,包括部分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和中草药(如何首乌、土三七)。长期服药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避免自行叠加用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超剂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
4.早期筛查干预。
乙肝携带者、长期饮酒者、糖尿病患者,建议每6个月进行肝脏超声和肝功能检查。当转氨酶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或瞬时弹性成像检测显示肝硬度值>9.3kPa时,提示需要启动抗纤维化治疗。近年出现的FIB-4指数(结合年龄、血小板等指标),可无创评估肝纤维化程度。
预防肝衰竭的核心在于建立“四道防线”:通过疫苗接种防病毒,调整生活方式抗脂肪,规范用药避损伤,定期监测早干预。肝脏每分钟过滤1.5升血液,这个无声的器官值得每个人用心呵护。记住:今天的预防措施,就是明天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