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田间地头的金融动能
河北
河北 > 金牌财经 > 正文

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田间地头的金融动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中国银行河北省分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聚焦河北地区特色种植产业,以创新金融服务为笔,以担当社会责任为墨,绘就一幅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美好画卷。

灵寿菌菇“贷”动希望

灵寿县梦航种植场的食用菌培育大棚 马克拍摄

灵寿县梦航种植场的食用菌培育大棚 马克拍摄

在石家庄市灵寿县,食用菌产业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灵寿县也先后荣获“国家食用菌生产基地县”“国家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县”“中国金针菇之乡”等多项荣誉。

然而,这一特色产业却面临着“轻资产、缺抵押、融资难”的困境。河北中行急农户之所急,创新推出“菌菇贷”专项金融服务,采用“信用+产业”授信方式,根据种植规模、经营流水等数据核定额度,并通过“线上移动接单+线下实地尽调”的高效模式,为菌菇产业注入金融“活水”。

得益于这一创新金融产品,当地种植大户史先生凭借良好信用记录和稳定经营状况成功获批20万信用贷款,专项用于引进新菌种,优化菌菇种植环境。

张北马铃薯迎“及时雨”

张北县鸿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组培车间 窦晓漪拍摄

张北县鸿丰马铃薯种业有限公司的马铃薯组培车间 窦晓漪拍摄

“种子、农机、人工,马铃薯种植各个环节都需要资金投入,这些资金缺口曾把我愁坏了。”站在千亩马铃薯田前,家庭农场主杜建星感慨道。今年他计划扩大种植规模,但200万元的资金缺口成了“拦路虎”。河北中行创新推出的“马铃薯种植贷”如及时雨般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最高300万元的授信额度,灵活的还款方式,让他顺利购齐新农机、化肥,备耕底气十足。

据介绍,针对马铃薯产业特点,河北中行构建了“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从组培育苗、种薯繁育到商品薯种植、仓储加工,每个环节都有量身定制的信贷支持。此外,河北中行还通过“银行+产业协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四方联动,助力张北县打造出产值超10亿元的马铃薯产业集群,为当地150户经营主体提供近亿元授信支持,推动当地马铃薯亩产从4吨提升至4.5吨。

偏桥子草莓甜满心田

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草莓种植大棚 孙美玲拍摄

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草莓种植大棚 孙美玲拍摄

“你们银行的人真是太有耐心了,我耳朵受伤没法外出打工,一家的生计都依靠这两个草莓大棚呢!”偏桥子镇草莓种植户老李激动地表示。

走进老李的草莓大棚,满眼都是累累红果,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的农户也多以此为业。河北中行针对当地种植户扩大种植规模、改善种植技术的资金需求,创新推出了“草莓贷”专项金融产品。老李就是办理“草莓贷”的农户之一,在了解到老李听力受损后,客户经理通过写字、手势等方式,帮老李了解贷款办理手续,助其购置优质种苗,成功赶上了春耕节奏。

据了解,河北中行客户经理深入走访当地4个村落,为农户提供专业财务管理和风险防范建议,细心讲解贷款优惠政策,以1200万元授信支持,助力农户更新种植设备,提高草莓产量,得到农户广泛赞誉。

从灵寿的菌菇到张北的马铃薯,再到偏桥子镇的草莓,河北中行在支持种植产业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精准施策。未来,河北中行将继续深耕广袤田野,为更多的农户和农村产业提供金融支持,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中行力量!(通讯员:王祎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