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山东理工大学的大三学生刘明浩拉开窗帘,望向窗外尚在沉睡的街道。他所在的酒店距离定州半马起点尚有七公里,但定州融媒发布的温馨提示让他安心:赛事当日,市内所有线路公交车免费乘坐,定州增开5条摆渡专线保障赛事顺利进行,首班车5点发车。
路口,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热情为他指路,帮助他顺利坐上公交车。“我们公司协调了90多辆公交车服务本次比赛,保管不耽误比赛。”公交司机宋春燕娴熟地操控公交车,使公交车平稳地行驶在中山东路上。六点半,刘明浩顺利汇入了开元寺塔广场的人潮,定州的暖心服务,让他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信心。
赛道即舞台,让马拉松成为城市叙事者
7时30分,当春日的阳光刚刚染红开元寺塔的飞檐,一声枪响划破定州古城的寂静。1.2万名跑者从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千年地标前冲出,沿着中山路奔向远方。他们脚下踏过的不仅是21.0975公里的赛道,更是一条贯穿定州千年文明的时光隧道。
1.2万名跑者跑过起跑线
这是一场被跑友称为“最会讲故事”的半程马拉松。“我们的赛道本身就是一条历史文化长廊。”定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秦鹏局长介绍,本届赛事路线串联开元寺塔、定州博物馆等多个城市地标,参赛者在奔跑中可一览从宋代古塔到现代文体中心的时空跨越。由乡镇街道打造的11个特色补给站成为亮点,跑者不仅能品尝到定黑熏肉、卤煮鸡等定州美食,还能观赏邢邑舞狮和定州秧歌。正如秦鹏所说:“我们让马拉松成为可感知、可体验的城市文化载体。”
定马赛道
为了促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增强选手参赛体验,赛事组委会推出专属旅游优惠政策:凭本届赛事任何参赛凭证和相关信息,选手可享受定州市内所有景区全年免首道门票的优惠政策。“跑完定马,仿佛读完一部定州简史。”来自河北工业大学的跑者张责颀在冲过终点线时感叹,“虽然这是我的第二次定州半马,但我还没有真正走进过这座古城,这次一定要借赛事福利,游遍定州!”
河北工业大学的学生
要美味更要人情味,把城市温度藏入细节
“25个乡镇街道,1645名青年志愿者,定州举全市之力保障赛事顺利进行。”谈及赛事筹备,秦鹏局长用数据证明定州人民的用心。
定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秦鹏局长介绍赛事概况
为更好地服务定州半马,本次志愿者经过层层选拔,赛前培训内容丰富全面。作为志愿者,冀中职业学院学生赵浩琳五点便到达指定服务岗位,她说:“为保障赛事圆满举办,我们学习了各岗位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处理等内容,做好了充足准备。”
青年志愿者赵浩琳和杨佳旭
开元寺塔广场上,火来顺集团支起铸铁大锅,999套新鲜羊杂在咕嘟沸腾的羊骨汤中翻滚,董事长李金活手持铜勺,将承载着千年定州滋味的羊杂汤盛给结束比赛的跑者。赛事当天,这支铸铁大锅旁排起蜿蜒百米的长队,15只金黄酥脆的烤全羊更成为选手的赛后惊喜彩蛋。“要让全国跑者记住定州味道的热度和温度!”李金活舀汤时如是说。百米外,香家食品的展位前飘荡着独特的肉香,他们将传承百年的定州焖子改良成100克独立小包装,与纯肉肠、辣香肠组成定马特供“随身能量包”,放入选手的参赛物资袋,为选手带来满满动能。这场由本地企业共筑的美食盛宴,让千年古城的烟火气随奔跑的脚步传向远方。
午后,完赛的跑者聚集在众春园湖畔。定州文创店的售货员阿姨端出茶水,热情地招待游客,她笑着说:“茶水不要钱,冷茶热茶都有,管饱,欢迎大家来定州!”此刻,千年古城文明与现代体育精神交织,绘就一幅城市新图景:在这里,马拉松不是一场21.0975公里的竞技,而是一场全民同乐的城市嘉年华。
参赛选手和市民互动
参赛选手和市民互动
当全国涌现数百场马拉松赛事,定州用“两个拒绝”实现突围:拒绝盲目追求规模,坚持“文化内核+精细运营”;拒绝昙花一现的热度,构建“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消费”的产业链。就像定瓷窑变时釉色与火焰产生奇妙碰撞,马拉松激荡出的文化涟漪正在重塑这座古城。
定马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