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城市公园花团锦簇 “市民园长”锦上添花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保定:城市公园花团锦簇 “市民园长”锦上添花

原标题:保定积极构建四级全域公园体系

城市公园花团锦簇 “市民园长”锦上添花

本报记者 徐 华

传球、跳跃、投篮……4月5日,在保定市祥和·八里庄口袋公园亲子篮球场,警盾家园居民苏峰在陪儿子打篮球。

“平时,在家门口的小公园里陪孩子打篮球、踢足球。周末,骑上电动车10分钟就到儿童公园,那里设施更多,带孩子玩更过瘾!”苏峰说,这几年,保定市的公园越来越多,休闲运动越来越方便,在绿荫环抱中幸福感不断提升。

2023年以来,保定市积极构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全域公园体系,推动城园融合、城水融合、城野融合,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加快建设城市公园,全力打造公园城市。目前,该市主城区有郊野公园2座、城市公园39座、社区公园65座、口袋公园360余座,郊野公园绕城、城市公园提靓、社区公园环家、口袋公园点缀的“公园城市”格局基本形成。

拓展绿美空间

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这里原来是个‘垃圾山’,我们出门都绕着走,后来市里把这儿修建成了‘山地公园’。”近日,在鲁岗公园遛弯的市民吴浩说,如今这里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也成为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拍照取景点。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愈发追求品质生活,对公园绿地的需求持续增加。近年来,保定市以公园游园建设为重点规模建绿,以小微绿地建设为载体均衡布绿,以边角地复绿为突破见缝插绿,“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正在成为现实。

加快大型公园绿地规划建设,优化绿地空间布局。按照均衡分布、精致活力的公园网络布局,该市结合城市重点发展区域以及结构性绿地区域,持续推进二环、三环景观带和综合性公园等大型结构性绿地建设。

目前,该市已建成儿童公园、极限运动公园、黄花沟公园等大型公园;环城水系一期工程已完工,工程沿线的戏曲公园、西堤公园等12个公园构成环水公园带。

保定市还利用社区周边城市绿地、闲置场地,构建均衡服务的社区公园绿地系统;充分利用边角地、零碎地、空闲地等各类存量资源,高标准建设口袋公园,实现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以就近服务为原则,与人口分布相匹配,均衡布局,增添和串联公共服务设施以承载更多活动功能,增加老百姓身边绿色空间。

“口袋公园具有面积小、选址灵活等特点,可有效提高公园绿地服务覆盖率,让群众享受绿色福利。”保定市园林绿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保定市千方百计拓展城市绿美空间,让越来越多市民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园”。

坚持“公园+”理念

吸引更多人走进公园、享受公园

“有塑胶地板,还有可以拦截空竹的软网,口袋公园里这些新安装的配套设施,真是安到了我们心坎儿上。”4月5日,在保定市世新园,刚刚抖完空竹的市民韩荣申说,以前这里地面裸露,也没有防护网,他们在这里玩儿,经常弄一身土,还担心空竹抖出去碰到人,玩得不够尽兴。

近年来,保定市坚持“公园+”理念,不断完善适合多元人群的配套设施,通过推动城市与公园全面开放融合,让更多人走进公园、享受公园。

“公园+体育”。在公园绿地中增设乒乓球台、秋千等健身场地和器材,丰富公园内运动健身设施,营造群众体育运动空间;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等多项群众性体育比赛和健康跑等活动,擦亮“奥运冠军之城”名片。

“公园+服务”。在中央风景游园、河大园、双拥广场、乐凯园等学校周边公园进行全龄友好试点改造,因地制宜增设家长等候区、非机动车停车区等,安装遮阴避雨廊架、休憩坐凳、健身器材和棋牌桌等设施,为群众提供更舒适便捷的服务。

“公园+文娱”。在重大节日期间,该市在公园开展赠福字、民俗灯展等传统文化活动,营造节日喜庆祥和的气氛。举办郁金香展、荷花展等系列花事活动和群众文艺展演活动,打造公园独有IP。

“保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功能性和设计感的统一,除提供游憩、休闲、锻炼等实用功能外,还为公园增添文化味,让城市文化在公园里看得见、摸得着。”保定市园林绿化中心城镇绿化科科长赵旭伟说。

行走在保定市城区,记者看到,民俗文化游园充分展示了保定本地市井文化,打造健身、休憩、对弈三重景观序列;软件学院游园以“科技新景·创新无限”为主题,设置具有科技感造型的廊架和雕塑;π园建有祖冲之雕像和圆周率雕塑,进一步彰显保定文化底蕴。

探索“市民园长”制

推动城市公园全民共建共管共享

“木兰树皮比较薄,剪枝后按要求涂抹愈伤膏,否则容易发生干腐病。”3月19日,在保定市植物园,“市民园长”孟庆瑞在指导工作人员进行春季养护工作。

据保定市植物园工会主席张磊介绍,孟庆瑞是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教师,自担任该园的“市民园长”以来,他根据园内植物生长状况,帮助公园优化植物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近年来,保定市积极探索“市民园长”制,鼓励居民参与公园管理工作,推动共建共管共享走深走实。目前,该市聘请的“市民园长”中,既有园林绿化知识渊博的大学教授,也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党员。他们主要负责监督公园管理不到位问题,协助、配合管理单位维护园容环境和游园秩序,制止不文明行为,收集社会各界对公园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组织热心市民参与公园管理等工作。

该市还积极吸纳社区服务经验丰富的市民,让他们通过提意见、建议、监督反馈等形式参与公园管理,形成“市民园长+监督员+志愿者”的群众监管体系。目前,该市已聘请77名市民园长、44名市民监督员、560名志愿者,让公园管理更加高效、长效。

“‘狼峰竞秀’是保定市八景之一,竞秀公园就是因此得名。这座公园建于1958年,该公园共有山体、湖、岛、桥、道路、观景平台、亭、廊、水榭、大型景石等12类32个景点。”3月31日,在保定市竞秀公园“自然学堂”,退休职工马福来在给保定市实验小学的孩子讲述竞秀公园的故事。

为更好发挥公园科普科研功能及资源优势,2023年保定市依托竞秀公园、植物园、东风公园等开设“自然学堂”,通过组建专业研学团队、建立特色化差异化课程体系和评价机制、园校多方合作、创新互动方式等举措,打造沉浸式自然科普教育平台。

据了解,“自然学堂”授课内容涵盖植物科普、动物习性科普、盆景艺术讲座等,具有科普实践性、普及普惠性、差异特色性等特点。目前,该市已开设“自然学堂”50多期,惠及群众500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