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宽城板栗申遗成功后,如何续写产业新传奇?

河北宽城板栗申遗成功后,如何续写产业新传奇?

原标题:河北宽城板栗申遗成功后,如何续写产业新传奇?

中新网河北新闻4月2日电 (张桂芹)4月2日,从河北省承德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承德市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宽城板栗申遗推进高质量发展专场获悉,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此后,宽城满族自治县将积极做好申遗“后半篇”文章,持续推进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产业规划与资金支持上,宽城进行系统布局,重点打造“一品三区”。“一品”即精心培树“宽城板栗”区域公用品牌;“三区”则指建设遗产地核心保护区、农耕文化展示区与农旅融合区,借助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影响力,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在资金保障方面,该县财政专门列支500万元,用于板栗产业品牌奖补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补,推动板栗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同时,筹集500余万元,对关键节点和核心区域进行建设,扎实推进申遗后续工作。

在种植规模与品质提升上,宽城在稳定80万亩板栗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目前,已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万亩、有机板栗生产基地10万亩、国际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新申报板栗绿色认证8200亩,提质增效20万亩。“宽城板栗”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等荣誉。

此外,宽城围绕板栗产业,积极推动产业融合,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全县已发展66家板栗生产加工储存企业,产品涵盖板栗、山楂、蜂蜜、冻干食品四大系列60余种,远销美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品牌宣传推介上,宽城开展系列工作。完成“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LOGO、卡通形象、广告语征集和广告牌、宣传片制作。印制《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宣传册、《农业文化遗产知识手册》等宣传资料。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和活动,全方位宣传宽城板栗,让这一全球影响力的农业文化遗产持续焕发光彩。

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上,宽城持续强化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组织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专题研学,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开展院校共建,推广板栗轮替更新技术,开展多项科研合作。累计培训400名专业人才,建立1个农业科技园区、6个科创平台,形成10项核心技术,为农业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展望未来,宽城将持续讲好板栗故事,深化交流合作,推动遗产传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