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
“一站式”集成服务助企发展更精准
3月24日,在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该公司副总裁、首席质量官郭立志(左),在抽检产品。 本报记者师源摄
3月24日,在唐山祥顺斋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小光正在直播。 本报记者师源摄
师 源 宋福恒
3月24日,在北京首宝核力设备技术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分公司油品检测实验室,检测人员在为曹妃甸区一家钢铁企业检测其设备润滑油的各项性能指标。
“通过了检测机构资质认定,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永胜介绍,公司由两家钢铁企业合资成立,起初仅能开展内部技术服务。去年,在唐山市市场监管部门帮助下,公司顺利获得国家检验检测资质认定,可对外提供冶金设备润滑油领域5项参数的检验业务,如今已与5家当地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服务企业有温度,更有深度。唐山市持续开展“助百企、促创新、提质量‘一站式’集成服务系列行”行动,集成式提供质量管理、品牌培育、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等助企服务,破解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进一步提升企业质量效益和产品竞争力,让“唐山制造”更具品牌价值。
看清需求“晴雨表”
畅通发展快车道
3月24日,在汇中仪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中仪表)生产车间,公司副总裁、首席质量官郭立志在对一批出口澳大利亚的超声水表进行抽检。
郭立志介绍,凭借首席质量官系统性协调,公司从研发、制造和售后三端发力,去年该公司海外营收额提升50%,今年海外订单已排至年底。
“成绩的背后,是专家们的精准指导。”郭立志说,去年,公司准备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但如何更好发挥首席质量官作用,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场入企调研活动,为汇中仪表打开发展思路。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挥市场监管市、县、乡三级网格作用,组织对域内重点企业开展“穿透式”入企调研活动,全面了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需求点和痛点,精准绘制企业“需求图谱”。目前,已摸底规上制造业等企业超1200家,汇总企业共性、个性需求500多条。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入企征集需求不到一周时间,就帮我们请来了相关专家进行培训,从战略定位、市场分析等方面,为首席质量官提供新思路。”郭立志说,公司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产品不良率由原来的0.92%降至0.15%,极大提高了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质量发展科科长由子键说,根据企业“需求图谱”,他们明确标准领跑者、品牌培育、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等56条“帮扶菜单”,企业按需勾选,部门“一对一”制定帮扶项目、实现量身定策。
为让服务更精准,唐山市组建知识产权、标准化等领域专家库,围绕研发创新、优化管理、开拓市场等,提供专业化、精准化入企指导服务,并针对企业共性需求,组织集中授课培训。建立62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站,作为集成服务“入口”,动态了解企业需求,并提供政策解答、资源配对等服务,实现从“企业找服务”向“服务找企业”转变。
坚持“监管+服务”双轮驱动,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及专家组在走访服务过程中,还对企业管理、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优化建议,现场整改隐患问题100余条,实现提质量和补短板有机统一。
用活政策“工具箱”
激发企业创新力
“去年,公司凭借质押核心专利,顺利获得1341.7万元的贷款,破解了资金短缺难题。”3月24日,谈及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石钻探(唐山)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宋翠梅说,得益于专利融资补充研发和生产资金,公司创新能力和产能得到大幅提升,参与了多个国内重大地质勘测项目,今年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预计全年营收将突破4.4亿元。
用活政策“工具箱”,唐山市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抓手,“政企银”同向发力,着力解决信息对接不畅、办理流程冗长、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推动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价值支撑创新创业,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让企业轻装前行,我们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系统宣讲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流程和各项奖补政策,提供精准对接服务,让企业对相关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运用服务科科长尚福旺说。
唐山市推动专利成为企业创新活力,搭建市级知识产权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企业与银行双向推送机制,对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产品进行高效对接,并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办理时限从14个工作日压缩为7个工作日。去年以来,该市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超48亿元。
日前,唐山市正加快建设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该中心围绕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提供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站式”综合服务,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更好融合。
以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为契机,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快相关政策落地落实,配合市科技、工信等部门,搭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资金融通等服务平台,并与京津冀等地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对接通道,组织专利对接、项目路演等活动,进一步激活科创“一池春水”。目前,已引导华北理工大学等10家高校和科研机构为1200余件专利重塑活力,惠及40多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
为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对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等方面的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总结,发布《助企惠企政策举措汇编》,打造“助企惠企‘码上办’”服务矩阵,让企业对各类支持政策一目了然。目前,已有200余家企业通过《助企惠企政策举措汇编》,享受到质量、资金、人才等优惠政策。
拓展多元服务
丰富助企新场景
“家人们,我手里这款棋子烧饼外皮酥脆,内馅饱满,肉香四溢……”3月24日,在唐山祥顺斋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小光正在进行直播。
“以前,公司没有专业技术和经验,根本不敢贸然尝试直播带货。如今,能打开线上销售渠道,多亏了市场监督管理局邀请我们参加‘唐山优品’电商助企活动。”下播后,谷小光告诉笔者,开展第一次活动时,在网络达人帮助下,公司卖出2.56万单棋子烧饼,成为参加该活动企业中销售单量最多的企业。
这次活动后,在多方助力下,唐山祥顺斋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直播间,日均销售近200单。谷小光说,线上直播让公司棋子烧饼“火出圈”,直接带动线下销售量大幅增长,还吸引了众多经销商的青睐,订单量持续走高,今年公司又新增了一条生产线,发展势头强劲。
服务有力度,企业发展才有活力。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升级服务模式,深度挖掘并丰富助企场景,推行系列“市场监管服务+”的场景项目,全方位、多层次地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通过“唐山优品+网络直播+文旅推介”方式,持续推动电商助企助农活动,围绕产品遴选、质量把控、直播监管等方面,不断拉动线上消费,提振数字经济。严格“唐山优品”入选企业监管,不定期组织网抽,严格把控产品品质。推动“唐山优品”品牌签约入驻电商直播基地,带动更多企业、农户走好“高质量+高流量”新赛道。目前,“唐山优品”入库产品152个。
唐山市围绕“人才链”构建“服务链”,持续开展“助企引智”活动。精准摸排重点企业人岗需求,遴选优质第三方中介机构作为“引智”机构,并依托“助企引智信息化服务平台”,及时发布人岗供需信息,精准帮助企业引进外籍和先进发达地区质量专家。目前,已促成41家企业与45名专家签约。
唐山市打造多点发力的管服联动场景,依托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建设,建立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商标“一体化”运行机制,积极培育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和示范站、指导站,为企业创新提供“管家式”服务。将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信用修复、打假保名优、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等工作纳入服务体系,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减负,提升经营主体发展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