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推动传统消费向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式升级
保定打造22个市级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
本报讯(记者徐华)“植物印染的毛巾、会‘唱曲’的浴巾……这些产品不仅质量好,设计也有新意。”3月28日,在高阳柔软集市的一家店铺内,来自北京的贾女士精心挑选了5款商品,准备送给家人和朋友。
高阳柔软集市是保定市重点培育的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之一。它依托高阳纺织商贸城、巾巾乐道产业育城中心、高阳纺织产业零售渠道形象体验店,以及布里留法工艺学校等,集中展示并销售“高阳优品”县域品牌的优质纺织用品,并推出“商贸+文旅+研学”服务,以新供给激活新消费。
今年,保定市在持续培育河北省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的基础上,将积极创建“白沟箱包”、易县“太行水镇”、阜平县“骆驼湾顾家台”等22个市级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打造主城区“1+5”消费商圈,举办系列特色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活力、创新消费供给、丰富消费业态,推动传统消费向体验式、沉浸式、场景式升级。
据保定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22个市级多业态融合服务消费场景,涵盖文化旅游、商圈步行街、会议展览等多种业态,涉及13个文旅景区、8个商圈步行街、1个历史文化名镇。其中,“白沟箱包”创新推出“产业+文旅”融合模式,不断释放白沟新城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发展潜能;易县“太行水镇”依托太行山脉生态资源与民俗文化,打造“山水田园+非遗工坊+沉浸式演艺”复合体验模式。
与此同时,保定市加快主城区“1+5”消费商圈建设,打造“西大街”国内知名街区,以及万博、东湖+中国古动物博物馆、保定宴+上谷大观、大激店、爱情广场5个商圈。在西大街,该市通过引入稻香村、万宝堂等老字号,与瞻岳文创、直隶潮玩等国潮文创品牌形成互补,形成“古艺新生”的业态矩阵,构建可触可感的文化消费场景。在东湖+中国古动物博物馆商圈,该市利用关汉卿大剧院、保定市博物馆、东湖公园等区域,打造购物、餐饮、娱乐、运动、研学和创业等综合功能商圈,汇聚文物展示、文化演出、户外观影、帐篷露营多类业态。
为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保定今年还将举办首届“驴火美食节”,继续办好保定马拉松、“地坛书市进保定”等活动。今年2月,保定市还发布了融合消费场景“导航地图”、商圈步行街“打卡指南”等,通过短视频、攻略图等形式推介景区、商圈特色,方便游客规划游览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