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廊坊深入开展“走访解促”活动助力企业发展 主动上门问需求 精准服务解难题
3月18日,位于京南·固安高新区的中达云创中央厨房项目正在建设。该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 吴迪摄
3月19日,在文安县保发木业有限公司,当地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向企业负责人了解涉税需求。 王福松摄
刘 杰 杨贵明 王满凤
“从申请贷款到资金到账仅用了3天,效率真高!”3月24日,提到不久前获批的400万元信用贷款,河北硕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海潮说,文安县税务局积极对接该县惠民村镇银行,主动上门帮扶,帮助公司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企业有困难有需求,政府部门马上办、立刻办。去年以来,廊坊市深入开展“走访解促”活动,以“走千企、访万户、解难题、促发展”为内容,创新政企沟通交流机制,摸企业实情、访企业诉求、解企业难题、促企业发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数量持续增长。截至今年2月底,廊坊市经营主体总量达69.43万户,同比增长7.92%。
常态化上门走访
靶向破解企业急难愁盼
3月24日,在位于京南·固安高新区的中达云创中央厨房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车间及配套楼的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墙体粉刷、设备安装和调试等正在加快推进。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预计今年底建成投产,将打造成全省极具竞争力的中餐加工配送中心。
“在项目建设初期,我们面临一个棘手难题。”中达云创中央厨房建设项目负责人顾全县回忆,项目启动时,所拿土地性质为工业用地,这与企业融合研发、生产、销售等多元业务的发展规划存在冲突,对企业空间布局和长远发展形成制约。
在“走访解促”活动中,京南·固安高新区、固安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根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领办代办服务,成功将土地性质调整为新型产业用地。
“土地性质调整后,我们在固安的兼容性将会得到很大提升。”顾全县介绍,固安县相关部门还为该项目量身定制“前店后厂”模式,“这种模式让我们能依据产业特性合理规划空间,将研发、生产、销售紧密结合,提高了运营效率”。
“零距离”服务企业,“面对面”解决难题。去年以来,廊坊扎实开展“走访解促”活动。走访对象包括全市规模以上、重点行业、重点培育的企业等1.1万家,并逐步扩面为全市所有企业。主动上门了解发展诉求,对发现的问题分级建立台账,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通过跟踪督办、提级办理等方式,加大对企业诉求和问题的处理力度,靶向破解急难愁盼,助力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目前,廊坊市走访企业13.1万家,解决问题6600余个,助企贷款超150亿元。
在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研究院电梯智能检验研究中心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实验综合楼、检测车间等,建成投用后将全面提升我省电梯检验的技术水平和智能化程度。
“该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投用,这样的高效率离不开廊坊开发区的大力支持。”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辰魁介绍,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下,顺利办理了雨污分流接入市政管网的审批手续,项目实现早开工、早建设。
定制化精准服务
打通企业发展的堵点卡点
3月25日,在安泰(霸州)特种粉业有限公司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仔细校对纳米晶材料的实验数据。依托省特种粉体雾化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该公司积极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将纳米晶材料、高强钢等5项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市场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
该公司是一家从北京疏解到霸州市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近年来发展迅猛,最发愁的就是研发人才的短缺。”该公司总经理赵刚说,近年来,公司参加霸州市科技、人社等部门组织的专家人才交流、产学研对接等活动10余次,引进高端科研人才50余名,有效解决了研发人才短缺问题。廊坊出台的“人才十条”“企业人才六条”,解决了企业在人才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
在“走访解促”活动中,廊坊市围绕企业反映的人才短缺问题,通过出台政策举措、组织人才招聘会、搭建线上招聘平台等方式,帮助企业稳人心、留人才。
为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廊坊市坚持问题导向、企业满意导向,坚持一线走访与线上反馈相结合,集中要素资源,提供定制化精准服务,打通堵点卡点,全面提升服务的温度和企业的满意度。
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为基本原则,廊坊市围绕落实一批惠企政策、破除一批发展障碍、解决一批累积难题、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形成一套常态化机制5个方面精准发力,以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畅通纾困解难渠道,推动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我们想把学校落户在廊坊,但对申报流程不熟悉,多亏了廊坊市行政审批局企业服务中心提供的陪办代办服务,让我们一天就取得了职业培训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优佳智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张亚涛介绍,如今学校已经顺利投入运营。
紧密结合“走访解促”活动,廊坊市行政审批局实行“一对一”帮办代办陪办上门办工作模式,给企业“精准画像”,一企一策制定最优享惠方案、最简申报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办次数。目前,该局已为省市重点项目、廊坊经洽会签约项目等919个重点项目建立服务台账,建立市、县两级常态化沟通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目前,该局通过窗口服务、上门走访、电话回访等多种形式,服务企业400余家。
为优化发展环境,廊坊市还积极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环境提升工程。去年以来,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企业开办各环节全部用时压缩至2个小时内完成,150个项目利用“拿地即开工”模式开展审批服务,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显著增强。
搭建政企连心桥
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燕郊高新区人力资源管理局解读“燕赵英才服务卡”政策,燕郊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邀请企业参加知识产权全链条实战培训会,驻企干部帮助企业对接展馆……3月20日,三河市燕郊高新区“为企办实事、解难题”主题活动走进河北法拉第科技有限公司,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
作为首家纳入燕郊高新区创业中心“智能装备专项孵化计划”的企业,该公司得到全方位的政策支持。“燕郊高新区开展常态化走访对接,为其提供200平方米的研发场地,并组建由项目申报专家、投融资顾问、知识产权导师构成的‘服务团队’,开展‘一对一’辅导。”燕郊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总经理高明介绍。
目前,该公司突破了“激光+结构光”融合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轻量化神经网络早期火灾识别技术等,可实现1万平方米场景下早期火灾的“1秒钟内发现、1分钟内到达、1分钟内处置”,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去年以来,廊坊市聚焦精准帮扶,积极搭建政企交流平台,创新运用政企“面对面”、线上政企服务直通运行、政银企对接交流、产学研用对接等机制,在领导包联帮扶基础上,为每家企业配备专属联络员,常态化上门问需,精准推送政策、解决难题,助力企业轻装前行。
3月21日,在廊坊市安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会议室,公司副总经理宋言超提出关于申报制造业单项冠军相关政策的疑问后,廊坊高新区的工作人员立刻翻开随身携带的政策汇编,逐字逐句解读申报要点、流程及扶持政策。“入企干部从政策到解决方案,都讲得明明白白。”宋言超说。
“廊坊高新区建立了‘1+X’包联制度,为每个企业安排两名包联干部,常态化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所想所需,实实在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进一步提高了‘走访解促’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廊坊高新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创新局局长谢经伟说。
为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廊坊市不断充实“走访解促”工具箱。廊坊市“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自去年4月投运以来,积极打造诉求提报、政策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协会服务、外贸服务六大功能模块,按照“广服务、重联动、真解决”要求,切实做到“有事必应、无事不扰”。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今年,该市将继续深化“走访解促”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县级专门机构,开展专题培训和满意度调查,综合运用“政企直通车”等平台,推动“走访”扩围拓面、“解促”提质增效,助力企业更好发展,保障项目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