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款季节限定美食和清明最搭
清明,正值仲春与暮春之交。早在2400多年前,我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记载,这其中渗透的是平衡膳食的理论精髓。
今天,健康管理师就来推荐四款清明时节的限定美食,助力大家吃出健康,拥有好气色!
青团
配料:艾草100克、糯米粉300克、黏米粉70克、肉松200克、咸蛋黄10个、芝麻油2勺、绵白糖适量。
做法:将艾草洗净沥干水分后,下锅煮至水变色,捞出艾草并将其倒入料理机,加入适量水,打碎成较稀的泥状,冷却备用;将肉松和咸蛋黄加热,滴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后团成若干个小圆球;将糯米粉、黏米粉倒入盆中,加入绵白糖,少量多次加入艾草泥,先用筷子搅拌成絮状,再揉成光滑的面团;将面团分成等份后中部挖空形成凹状,将肉松蛋黄馅放入团成青团;起锅烧水,待水开后,将青团上锅蒸10分钟左右,待青团的颜色变深,即可出锅食用。
美食点评:青团是清明时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寓意阖家团圆,也有祈求健康之意。青团成品碧青油绿、糯韧绵软、清香扑鼻,为老少皆宜之食品。不过需要提醒注意的是,青团虽好吃但不易消化,切记一次不要吃太多。
螺肉炒春韭
配料:螺蛳一盘、面粉少许、盐适量、生姜一小块、大豆油少许。
做法:将螺蛳刷净后剪去尾部,焯水并用牙签挑出螺肉,再加入面粉和盐搓洗干净;生姜切薄片;韭菜摘择掉老叶、洗净并沥干水分,切成2~3厘米的小段儿,注意将韭菜茎部和叶部分开存放备用;锅中倒入大豆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再倒入螺蛳肉煸炒,盛起备用;锅中再次倒入大豆油,待油热后倒入韭菜茎段,翻炒至断生后,倒入螺蛳肉和韭菜叶段,加少许盐翻炒均匀,即可出锅食用。
美食点评:清明时节,田螺尚未繁殖后代,肉质肥嫩、饱满,正是食用的最佳时节。民间有“清明螺,赛只鹅”之说。中医认为田螺味甘、咸,性寒, 吃“清明螺”,具有泄热明目、利水消肿之功效。清明时节的韭菜也特别鲜嫩,清香好吃,无辛辣气味。韭菜有杀菌消炎等作用,其中的粗纤维还能促进胃肠蠕动,有效预防习惯性便秘。但因田螺性寒,脾胃虚寒、便溏腹泻之人以及患有风寒感冒、女子经期及产后,最好不要食用。
香椿酱
配料:香椿嫩芽儿300克、食盐、粗细辣椒面各1勺、鸡精半勺、白芝麻、食用油适量。
做法:将香椿嫩芽儿洗净后焯水,捞出并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碎;白芝麻炒至颜色微黄;准备一个大碗,倒入香椿碎、粗辣椒面、细辣椒面、白芝麻。稍后倒入一半烧热的油,用筷子充分搅拌,再倒入剩下的一半热油,加适量食盐、鸡精,拌匀即可食用;若食用不完,可将做好的香椿酱,装入无水无油的罐子中,密封冷藏。
美食点评:香椿芽被称为“树上花”,属于健康食品,被列为“小八珍”之一,为宴宾之名贵佳肴。民间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说法,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并有润滑肌肤的作用。香椿芽的营养成分远高于其他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其蛋白质、钾、维生素C的含量在所有“树叶蔬菜”中也堪称佼佼者。
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
配料:水鸭250克、山药50克、陈皮6克、去芯莲子30克、薏米30克、生姜10克。
做法:将水鸭肉洗净,切成小块,冷水下锅,撇去血沫,捞出备用;将薏米用铁锅炒至微黄,莲子去芯洗净,山药削皮、切段儿,用水稍浸泡,陈皮、生姜洗净;将焯水的鸭块、炒好的薏米、莲子、山药、陈皮、生姜倒入煲内,加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左右,最后调味即可食用。
美食点评:春季是常见呼吸道和肠胃疾病的高发时节,平时煲这款汤,能补脾健胃、去湿止泻,对于湿气重而又大便稀烂者、周身酸困、乏力者尤宜。
清明时令一日食谱
早餐:黑芝麻粥(黑芝麻30克、粳米30克)、牛奶蒸蛋羹(纯牛奶120毫升、鸡蛋1枚)、凉拌萝卜(沙窝萝卜300克)。
午餐:藜麦赤豆饭(大米50克、藜麦10克)、螺肉炒春韭(螺蛳60克、韭菜100克)、香椿酱(香椿50克)、陈皮莲子薏米水鸭汤(水鸭60克、山药25克、莲子10克、薏米10克、陈皮2克)。
晚餐:茴香牛肉饺(全麦面粉100克、茴香80克、牛肉50克、香葱10克)、荠菜豆腐羹(荠菜15克、内酯豆腐50克)、菌菇汤(香菇25克、口蘑25克)
小吃:青团(艾草30克、糯米粉50克)。
茶饮:菊花茶800毫升。
水果:桑葚40克、草莓50克。
每天要吃够12种食物
清明时节,饮食宜清淡,少吃肥甘厚腻。食物的种类方面讲究的是多样,一日三餐膳食的食物种类全、品样多,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应由谷薯类、蔬菜和水果、动物性食物、大豆类和坚果、烹调油和盐五大类食物组成。
主食方面,建议多选择五谷杂粮,如小麦、玉米等,还可以适量增加全麦粉的摄入。此外,多吃时令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荠菜、菠菜、春笋、香椿、苋菜、紫苏、小葱、萝卜、山药、油菜、芹菜、草莓、桑葚、菠萝等。
日常饮食中,多选用菌藻类食物,像黑木耳、地皮菜、海带、食用菌,如香菇等,适量增加鱼、虾、禽、畜、蛋、奶、大豆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如鸭肉、鸡肉、鲫鱼、牛肉、羊肉和豆腐等。煲汤做菜时,适当加入豆蔻、砂仁、茯苓、薏米、白扁豆等,以祛除体内湿气,缓解春困。
烹饪以少油、少盐、少糖为主,推荐一般成人每天烹调油控制在25~30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添加糖控制在25克以下。多采用蒸、煮、炖、烩、煲、溜等健康的烹饪方式,避免高温油炸。
饮品可以选择决明子茶、绿茶、红茶、桂花茶、菊花茶等。
本组文/高晓峰 (健康管理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