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廊坊:“美丽庭院+”带动农家小院大变身
近日,在廊坊市固安高新区马公庄村商素芝家看到,庭院内,梅兰竹菊浮雕与各式花草相映成趣,国风脸谱装饰更添艺术氛围;屋内,妇女们手执画笔,在素坯面具上慢慢勾勒出脸谱轮廓。
图为永清县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美丽庭院。 王巍 摄
这一处独特的“韵文脸谱”手工妇女微家,不仅是商素芝传承京剧脸谱技艺的基地,也成为带动乡村妇女经济独立的美丽庭院。像商素芝家这样,在廊坊市一户户精心设计的庭院如明珠散落,既有白墙黛瓦的徽派雅韵,又有自然清雅的田园风情。这场由廊坊市妇联引领的美丽庭院建设行动,正将一户户农家小院编织成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
近年来,廊坊市妇联带领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投身美丽庭院建设,以庭院“小美”扮靓乡村“大美”。截至2024年底,廊坊市寻找打造市级“十佳百优美丽庭院”880户,建成美丽庭院4.2万户,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有效发挥了“半边天”作用。
自启动美丽庭院建设以来,廊坊市妇联坚持党建引领,把该项工作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切入点,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市部署、县落实、乡推进、村落地、户行动”推进、实地指导推进、“抓两头带中间”分层推进、妇联执委带头推进等方式,形成了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各部门有效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有效运行机制。
在永清县核雕庭院里,刀尖游走间诞生一件件精美工艺品;在霸州优蜜小食院,各种美食通过短视频被大家熟知……廊坊市妇联创新推出“美丽庭院+”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美丽庭院与农文旅有机融合路径,鼓励农户在庭院中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手工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形成“庭院+手工”“庭院+美食”等运营模式。同时,廊坊市妇联通过开展“十佳百优”美丽庭院寻找活动,在全市打造经济庭院、非遗庭院、景色庭院等特色庭院110户,点亮庭院建设星星之火。
图为固安县高新区马公庄村手工妇女微家。 王巍 摄
2024年,全市打造美丽庭院精品线23条,通过相邻典型村街聚点成线、成方连片,集中打造了三河市杨庄镇中门辛村等一批美丽庭院特色村,庭院美化靓化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
在美丽庭院建设中,廊坊市妇联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分类明确建设重点和建设标准,引导妇女群众及家庭实现“外在美”与“内在美”同频共振,形成“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特色风格。2024年,全市打造美丽庭院典型户1.7万户、庭院微家337户,使广大家庭看有样板、学有榜样、建有目标。
为精准引导广大妇女家庭积极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廊坊市妇联充分发挥新媒体作用,组织开展“庭院好物我来说”“跟着抖音赏庭院”等系列线上主题活动;官方微信开设“庭院焕新颜 生活美如画”“美丽庭院看乡村”等专栏宣传庭院建设经典成果;发挥村妇联干部、执委、志愿者和妇女群众的作用,常态化开展卫生互查、庭院互评等活动,保障美丽庭院建设质量。
除此之外,廊坊市妇联充分发挥美丽庭院巾帼志愿讲师作用,围绕家教家风建设、庭院经营发展等内容,丰富庭院建设内涵。2024年,累计授课350课时,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
据悉,下一步,廊坊市妇联将持续深化“美丽庭院+”行动,凝聚多方合力,多措并举,引导广大妇女家庭做好环境、产业、基层治理等“美丽庭院+”高质量发展文章,以环境美带动生态美、风尚美、产业美,打造乡村振兴家庭样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