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衡水:科技赋能交通执法 开启治超新模式
河北省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科技为引领,创新执法模式,积极推进治超非现场执法工作,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为全市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为货运车辆进入检测区域。 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供图
近年来,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紧紧围绕省市治超工作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交通执法新形势,加快推进执法模式从传统“人海式”“汗水式”向“数字化”“科技化”转变。通过引入先进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执法效率,在智慧赋能中谱写衡水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比对采集的数据。 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供图
近日,衡水市安平县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率先启用全市首套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并成功处理首例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这一突破标志着衡水市在科技治超领域迈出重要一步,为全市交通智慧执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图为执法人员正在查看监测点实时监控。 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供图
据介绍,该治超非现场执法系统检测点位于安平县境内G338线K254+50m处(深泽至安平方向),系统集成了高精度动态称重传感器、高清车牌识别摄像头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核心设备,实现了对超限超载行为的精准识别和高效监管。
当货运车辆通过检测点时,系统可实时获取车辆重量信息并同步捕捉车牌号。数据经智能分析后,一旦判定车辆超限超载,系统将自动生成违法记录,并通过检测点前方显示屏及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企业或驾驶员到指定地点卸载和复检。执法人员依据记录及时通知当事人前往指定地点接受处理,确保执法全程高效、公正透明。
与传统现场执法相比,该系统具有24小时不间断监管、全程自动化、数据可追溯等优势,有效避免了人为干扰,极大提高了执法效率,实现了对超限超载行为的全方位、全天候管控。
目前,衡水市22个治超非现场执法站点正在有序推进中,全市科技治超工作进入全面加速阶段。下一步,衡水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持续优化交通执法体系,强化科技赋能,继续深化科技在交通执法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完善非现场执法模式,提升执法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交通执法工作向更高效、更精准、更透明的方向发展,积极为全省交通运输智慧执法提供“衡水经验”,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贡献交通执法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