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睡眠日话睡眠:警惕“碎片化睡眠”透支你的身体
河北
河北 > 生物医药 > 正文

世界睡眠日话睡眠:警惕“碎片化睡眠”透支你的身体

原标题:世界睡眠日话睡眠:警惕“碎片化睡眠”透支你的身体

今日是“世界睡眠日”。在睡眠健康愈发受到人们关注的当下,“睡到半夜醒了”“整夜睡眠时断时续”“早上醒得特别早”……这些“碎片化睡眠”的困扰,很多人都正在经历,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5年3月发布的《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有近一半成年人存在睡眠困扰(包括夜间易醒、早醒、入睡困难等);其中女性的睡眠困扰率达到51.1%,男性为45.9%。此外,随着年龄增长,睡眠困扰率大幅上升,65岁及以上睡眠困扰率最高,达73.7%。

35岁后开始出现“碎片化睡眠”

很多人从35岁出现“睡眠裂痕”,开始“碎片化睡眠”。临床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显著减少,被较浅的睡眠所取代。

比如深度睡眠(慢波睡眠)的比例从青年时期(16-25岁)的18.9%,下降到中年时期(36-50岁)的3.4%。而且在40岁到50岁,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同时总的睡眠时长也在减少。

为什么随着年龄增长,容易出现“碎片化睡眠”呢?实际上,不仅人类如此,许多生物在衰老过程中也会出现睡眠碎片化的现象。

出现“碎片化睡眠”的核心原因是大脑中Hcrt神经元的过度兴奋。2022年2月,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科学》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大脑中Hcrt神经元的活动能控制清醒和睡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Hcrt神经元更容易被触发,出现过度兴奋,进而导致出现“碎片化睡眠”。

可以说Hcrt神经元是控制清醒和睡眠状态的“开关”,但随着年龄增长,这个开关变得越来越“敏感”,甚至有些“失控”。研究通过不同年龄的小鼠实验发现:老年小鼠的Hcrt神经元更容易被激活,导致清醒和睡眠状态频繁切换,最终引发睡眠中断。

因此,这种睡眠碎片化的变化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随着年龄逐渐累积的结果。比如,50岁之后,深度睡眠的比例进一步下降,睡眠中断的频率增加,这都与Hcrt神经元的过度兴奋相关。

警惕“碎片化睡眠”的危害

“碎片化睡眠”不仅仅是“睡不好”的问题,而是身体在提醒我们,它的调节能力正在下降。2024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涛教授等在《细胞代谢》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碎片化睡眠”会引起身体代谢紊乱、大脑认知损伤和全身的炎症反应。

具体而言,“碎片化睡眠”的危害表现在以下这些方面。

首先,在生活方面,“碎片化睡眠”会导致个体白天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会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的状态,使他们难以保持专注,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其次,在社交方面,由于精神不振和注意力分散,个体可能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这不仅会影响他们在社交场合的表现,还可能影响人际关系。个体也可能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错过重要的社交信息,或者因为精神不振而难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最后,在心理方面,“碎片化睡眠”会导致情绪波动,使个体更容易烦躁、易怒,甚至抑郁。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心理健康,还可能影响其日常生活。长期如此,还可能引发慢性失眠,这不仅会加重情绪问题,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那么,哪些人群更容易受到“碎片化睡眠”的困扰呢?夜班工作人群。夜间工作、白天休息,这种颠倒的作息安排,很容易导致睡眠碎片化。一些特定群体,包括患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的群体,如打鼾者或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消化系统有问题的人群,如患有胃食管反流病的人,可能因为夜间不适而频繁醒来,从而影响睡眠的连续性。

此外,还有一些人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个体“碎片化睡眠”,比如睡眠环境嘈杂、睡眠习惯不好、新手爸妈需要频繁喂奶洗护,以及患有其他身体疾病等。

如何远离“碎片化睡眠”?

如何改善这种半夜经常醒来“碎片化睡眠”的情况呢?

优化睡眠环境。确保卧室安静、光线强度适中、温度和湿度适宜,可以使用遮光窗帘、耳塞或白噪声来减少外界的干扰,助力睡眠。选择适合自己的床垫和枕头,创造一个有利于深度睡眠的环境。

调整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尽量每晚在相同的时间点上床睡觉,并保证每天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前半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阅读纸质书籍,或进行冥想、深呼吸等放松活动。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管理精神压力。学会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如正念冥想、瑜伽、散步或做任何自己喜欢的放松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尝试将烦恼留在白天,不让它们影响夜晚的睡眠。必要时,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创建睡前仪式。创建一个固定的睡前仪式,如洗热水澡、听轻柔的音乐,或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帮助身体放松,逐渐进入睡眠状态。

保持健康饮食与运动。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对于改善睡眠至关重要。多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如牛奶、香蕉、豆腐,能促进褪黑素的合成。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可以提高睡眠质量,但要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

如果个人无法自行调节,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大家拥有良好睡眠。

(综合健康时报、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