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开发区:向新提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廊坊开发区:向新提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原标题:廊坊开发区积极引进京津科技创新资源,加快打造技术高地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向新提质,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刘杰 陈哲

塔吊林立的工地,拔地而起的厂房,高速运转的设备……隆冬时节,放眼廊坊开发区,皆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和生产场景,彰显着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

“2024年,全区上下坚定不移唱响‘全员抓招商、全力强实体、全面优结构、创新突破上项目’主旋律,努力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振辉说。

2024年,廊坊开发区完成签约和备案项目72个,总投资368.2亿元;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694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同比增长19.5%……经济运行稳中有进,迈出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的坚实步伐。

以大项目好项目巩固企稳向好态势

目前,廊坊智能算力规模达8559P,算力分指数排全国地级行政区第一。其中,廊坊开发区智能算力规模就占全市总算力规模的85.2%,夯实了这座城市的算力“底座”。

1月20日,笔者走进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看到展厅屏幕上显示着算力的实时使用情况:北京交通大学詹天佑学院使用算力11P,新奥新智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算力4P……

“2023年10月,中心正式上线运营,总规划算力300P,是河北省首个全栈国产化的人工智能算力设施。”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负责人赵紫铜说,该中心一期建设算力100P,算力实际使用率已超95%。目前,该中心已与680余家企业、180余个高校及科研机构团队建立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2024年,廊坊开发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高标准谋划、高效率落实、高质量服务,推动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实施省市重点项目37个,总投资69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3.8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3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57%,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居廊坊市前列。

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该区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作为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廊坊开发区2024年招商引资工作捷报频传——

14个重点项目在2024廊坊经洽会上集中签约,总投资271.7亿元,其中两个项目入选全省“100+10”重点项目。

赴京津开展对接洽谈活动10余次,成功引进京津产业转移企业及重点项目28个。

盘活超5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引进优质产业项目36个。

…………

大企业纷至沓来,好项目相继落地。在2024年廊坊开发区经济发展版图上,招商引资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开展招商引资,我们重点看签约项目的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姚振辉介绍,该区进一步完善全过程盯办、全流程服务、每周集中调度等机制,力求以精准服务加快签约项目开工建设。

1月13日,位于廊坊开发区的北京滨松光子廊坊分公司三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该项目总投资2.1亿元,投用后可年产闪烁体26.1吨、碘化铯屏1万片,预计年产值1亿元。

该项目2024年6月16日在廊坊经洽会上签约,7月23日开工建设。在北京滨松光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加藤久喜看来,项目能够迅速开工,离不开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领办代办全程服务。

为加快签约项目落地,廊坊开发区全面推行重大建设项目领办代办机制,中棉

集团智慧供应链结算中心等5个市级领办代办项目、廊坊海中信绿色云计算基地等10个区级领办代办项目全部顺利实施。

抓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激活发展新动能

目前,廊坊精雕数控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五轴数控机床系列产品,微米级工艺处于业内全球领先水平。

随着半径1毫米的球头铣刀不停移动、切削,一个个表面粗糙度小于0.3微米的汽车发动机缸体模具镶件逐渐成型。

该公司由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立,是京津冀协同创新的代表性项目。近年来,该公司每年将8%以上的收入用于技术研发,相继推出300多个型号精雕机,让“廊坊造”精密数控机床走向世界。

透过该公司的发展,可以一窥廊坊开发区的科创实力。

国内唯一的通信石英主材制造商久智光电子、全球最大的水平砷化镓单晶制造商有研国晶辉……如今,这里聚集了一大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领先水平的科技型企业。

目前,该区拥有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研发平台160余个,以及高新技术企业12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7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3家,科技创新体集群效应全面激发。

姚振辉介绍,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重点领域,该区积极引进京津科技创新资源,联合共建一批高能级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打造技术高地、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求突破。廊坊开发区积极推动科研成果在域内首发首试和应用转化,2024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54亿元,其中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16亿元。目前,该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755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3.4件,居廊坊市首位。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廊坊开发区既让老树发新芽,又育新枝栽新苗,在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现代商贸物流+新能源”等八大产业场景中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打好“主动仗”,传统产业活力迸发。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廊坊开发区积极引导汽车零部件企业提质转型,引进无锡振华汽车零部件等项目。2024年,33家规上汽车零部件企业实现营收125.1亿元、产值11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和9.9%。

按下“加速键”,新兴产业聚能起势。廊坊开发区聚集河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领域龙头项目,先后招引落地烽火台等20个重点项目。2024年,该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362.9亿元,同比增长14.8%。

下好“先手棋”,未来产业潜力无限。在无人机整机制造、核心零部件生产等方面,廊坊开发区聚集低空经济领域企业,助力现代商贸物流产业做大做强。2024年前三季度,该区现代商贸物流“四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8.3亿元,同比增长13.6%。

用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

“拿地即开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环节少了,服务多了,效率更高了!”1月17日,看着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廊坊市德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建民给出答案。

正在加紧建设的德源汽车年产30万套汽车内外饰零部件项目,于2024年10月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这得益于廊坊开发区推行的“拿地即开工”审批制度改革,该项目开工时间提前3个多月。

目前,该区已有德源汽车年产30万套汽车内外饰零部件项目等13个项目应用“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其中10个项目是去年的新建项目,审批效能持续提升。

推进“拿地即开工”、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2024年以来,廊坊开发区坚持用改革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提升,在审批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流程上做加法,实现政务服务由“可办快办”向“好办智办”的根本转变。

该区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实现10个部门的32个审批事项集中办公“一厅办结”,施工许可证审批时间由36个工作日压缩至18个工作日,并联审批率达99.2%。同时,深化企业开办“小时办”,将企业开办各环节由4小时压缩至两小时办结。

“急项目所急,想企业所想,需要改革推进、精准施策。”姚振辉介绍,2024年,该区深入开展“走访解促”,实地走访重点企业(项目)713次,摸排解决问题299个。

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该区持续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2024年,为企业争取各级扶持资金9000余万元,减税降费金额22.8亿元。

廊坊开发区还积极协调廊坊海关,持续推进“区内直转”“一票多车”等改革措施在廊坊综保区落地实施,口岸营商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廊坊综保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9.2亿元,同比增长88.1%。

走稳改革之路,扩大开放之门。今年,该区将重点实施体制机制、开放创新、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八大提升行动,以更实举措推进高质量发展持续向上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