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省进一步明晰重点产业主攻方向
从省工信厅获悉,2025年,我省工信系统将聚焦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明晰重点产业主攻方向,精准施策、重点突破,推动串珠成链、聚链成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打造以新工艺新材料为重点、世界一流的现代化钢铁产业
我省将加快推动钢铁产品由原料级向材料级转变、钢铁企业由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型。
加快产品升级。发挥燕赵钢铁实验室作用,靶向突破一批短板产品,做强汽车用钢、电工钢、高纯铁等优势产品,推广稀土耐蚀钢等替代升级产品。
延伸产业链条。推进服务型制造,贴近下游企业建设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搭建全省钢铁行业供应链平台,实现用钢产业集群与钢铁企业精准对接。唐山、邯郸等产钢大市要推进产业链条持续向装备制造、功能材料等下游产品延伸。
强化数智赋能。组织服务团队逐企确定数字化转型方向和着力点,依托太行钢铁大模型,联合开发具体应用场景,年内所有钢铁企业实现大模型应用全覆盖。
打造河北绿钢。出台评价标准,深化转型金融支持,推进下游示范应用,建设河北绿钢品牌,将河北钢铁绿色发展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
打造节约集聚、创新发展的绿色化工产业
化工产业链条长、品类多、覆盖广,关键是要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和智能安全水平。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石炼化绿色转型等基础化工百亿元项目,以及唐山三友精细化工产业园、旭阳化工己内酰胺等精细化工项目。
规范提升化工园区。打造临港化工园区合成材料产业链、南堡化工园区硅材料产业链等重点园区特色产业链,开展化工园区评价复核,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启动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和南堡经开区化工集中区扩区工作。
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燕赵绿色化工实验室,研究制定化工中试基地和中试项目管理办法,推进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沧州临港化工园区化工中试基地建设,组织京津冀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攻关,培育形成一批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团队。
强化智能安全发展。推动工业大模型在石化化工行业的试点应用,加快智能产线改造和机器人应用。加强智能检测和在线检测技术应用,推广设备预诊断预维护和重要场所机器人巡检,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打造中西并重、医药与生物制造相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
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门类齐全,龙头企业地位突出,是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生物医药焕新工程。以“研发一批河北造中国药”为引领,开展重大新药创制和药物临床试验,加快中医药定量化研究,探索AI驱动药物设计技术,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专项作用,开展替代蛋白、疫苗及疫苗佐剂、儿童及老年人适宜品种及剂型、关节炎类治疗器械等重要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生物医药集群化发展。石家庄要依托国家药监局特药检查中心,建设特殊药品和高端特色原料药等板块,筹划建设燕赵生物医药实验室。保定要依托安国现代中医药园,引导向高附加值的中成药等领域拓展。沧州要依托京津冀·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加速医药成果产业化,积极融入京津创新链条。
实施生物制造筑基行动。以“承接一批创新成果转化”为切入点,引育一批生物食品、生物能源、生物基化学品等优质产业化项目,开发一批生物制造新产品,培育一批国家级标志性产品。依托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集科学研究、中试放大、产业化于一体的生物制造基地。
打造技术优势明显、成果高效转化的电子信息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也是我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抓创新能力提升。启动新一轮电子信息产业“倍增”计划,支持骨干企业围绕第三代半导体、空天信息等优势领域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建设产品检测认证、测试验证等中试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壮大产业生态。
抓产业链群建设。实施集成电路向“芯”突破、新型显示创新“视”界、现代通信星网筑基、能源电子绿能领航工程,推动雄安新区、石家庄、沧州北斗规模应用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石家庄、廊坊等产业基础较好的市要加快梳理产业链全景图、产业布局图,积极引进一批补短板、强弱项的企业和项目。
抓工业软件发展。开展“软件百强”进河北活动,加速完善网络安全和工业互联网产业链,加快建设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重点打造一批省级软件园区。
打造区域合作、协同配套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是我省牵头的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产业链,是培育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突破口,正在成为拉动我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坚持整车带动。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支持长城汽车等整车龙头企业在省内扩大产能、提升量级,推动河北长安产线改造、产能提升、新车型引进,支持河北长征全新研发的智能重卡达产增效,推动张家口吉利、石家庄奇瑞增车型、扩规模。
坚持区域协作。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建立省内零部件企业和京津整车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协同开展车规级芯片、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攻关,重点支持廊坊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建设。
坚持场景驱动。雄安新区、保定要积极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加快智能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统一标准体系,打造干线物流、北斗地下导航、观光接驳等多元跨域示范应用场景。
打造深度智能驱动、注重实际功能的机器人产业
机器人产业链是我省牵头的另外一个京津冀协同创新重点产业链。发展机器人产业拥有应用场景丰富、算力支撑有力等优势。
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开展大负载RV减速器、微米级高精度3D视觉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攻关,推动人工智能、机器人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研究,建设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石家庄要加快传感器、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
加快发展整机产品。巩固提升焊接机器人、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细分领域领先地位,加强光伏清扫机器人、物流配送机器人等企业招引,重点抓好宇树科技四足机器人等项目建设,培育产业新增长点。
加快典型场景推广应用。组织开展机器人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等各类供需对接活动,推动机器人典型场景在制造业、农业、安全应急等各行业各领域应用落地。廊坊要发挥算力、商贸物流等优势,打造智能服务机器人制造基地。
加快京津冀产业链建设。联合京津精准绘制产业链图谱,共建“机器人+”产业园,推广机器人“共享工厂”模式,推进京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唐山要加快机器人协同创新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影响力。(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