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桥连京冀 回家添通途
1月10日,李铁钢陪母亲第一次登上厂通桥。 本报记者 刘英摄
本报记者 刘英
“妈,我回来了!”
1月10日下午2时,在北京亚森律师事务所工作的李铁钢一踏进家门,就看见了母亲王金祥的笑脸。
“这次我走的厂通桥,才用了半个多小时。”李铁钢一边搬年货,一边愉快地向母亲说着,双向六车道,真是宽敞,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
44岁的李铁钢是土生土长的大厂人,大学毕业后留在通州工作。
在李铁钢的记忆里,过去,大厂和通州两地通行只能经武兴路绕道潮白河下游的友谊大桥。“不仅离得远,而且桥面窄,一遇到事故、极端天气,车辆常常在桥头排起长龙,严重时堵车一两个小时。”李铁钢说。
“咱大厂到通州就缺一座新大桥。”母亲王金祥回忆,20世纪90年代,自己在通州一家工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最早只能走土路,一下雨就成了“泥塘”。武兴路建好后,路好走了不少,但经常堵车。
当时王金祥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一到下雨下雪天儿就犯难。“有一回下了大雪,别人问我咋来的,我说‘专车’。哈哈,其实是搭了一辆拉砖的顺风车。”说到这儿,老人家笑了起来。
“妈,今天天气不错,我带您看一下新大桥。”李铁钢说。
听到儿子的邀请,王金祥特别兴奋,连忙上了车。十几分钟就到了厂通桥。
宽阔的潮白河上,一座形似“舵轮”的大桥上往来车辆络绎不绝。
为了更好联通北京,2011年,大厂先期建设了厂通路(大厂段),但在距离潮白河东堤300米的地方戛然而止,成为一条“断头路”。随着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大厂和通州两地联手解决难题,2022年,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开工建设,2024年9月29日大桥正式通车。
为了体验第一次登上大桥的感觉,王金祥坚持不坐轮椅,拄着拐杖一步步走上厂通桥。“这新大桥,真宽、真美、真通畅!”望向桥面,王金祥由衷地赞叹着。
“大厂有很多人在北京工作,近年来,不少在北京工作的人也选择在北三县安家。路通不通,跑起来畅不畅,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李铁钢说,建了厂通桥,大厂到通州的距离缩短了5公里,通行时间缩短半小时左右,成为“跨省通勤族”的新通道。
厂通路畅通了,不仅方便了群众,也为两地企业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看着眼前的大桥,李铁钢突然有了一个新想法:通州一个朋友手里有个新项目,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可以请他来大厂考察考察。“说干就干!”李铁钢翻开手机通讯录,拨通了朋友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