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2025河北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回望2024: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回望2024——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2024年9月29日,车辆行驶在厂通路潮白河大桥上。(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阅读提示
过去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年,是全省上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交织叠加的困难挑战,我们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省委领导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增长5.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进出口总值增长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1.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国债项目引领投资增长。争取增发国债项目资金1221.9亿元,居全国首位,乌拉哈达、娄里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启动建设。工业投资、高技术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居全国第1、第2位。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活力。打造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举办省旅发大会,全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花费均增长10%以上,“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新三样”助力出口提质升级。推动外贸扩大规模、优化结构,出口总值增长6%。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出口表现突出、增长97%。
2024年12月10日,无人机航拍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电信智慧城市产业园。(资料片)河北日报记者 刘光昱摄
2.重大战略走深走实、成效明显
协同发展纵深推进。与京津共建6条产业链,启动建设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园,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产量均成倍增长,安全应急装备等4个共建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34.8%。邢台褡裢机场通航运营,京蔚高速、厂通路全线通车,石雄铁路开工建设,石家庄至张家口高铁直达、所有设区市与省会高铁通联。京津冀1053个事项“跨省通办”,社保卡实现交通、旅游等5个场景“一卡通”。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综保区二期通过验收。
雄安新区拔节生长。首批疏解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中国星网全面迁驻,第二批疏解项目有序推进。加速布局创新链产业链,成立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挂牌运营,首届未来之城场景汇备受瞩目。
3.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提质增效
创新动力持续增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享尽享,省属国企研发投入强度保持全国前列。科技特派团助力企业攻克关键技术难题216项,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8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2.49万家。东方物探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实现河北省零的突破。首家省实验室——燕赵钢铁实验室挂牌成立。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19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产业经济攀高向新。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3%左右、9%左右,钢铁环保绩效A级企业55家、保持全国第一。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总数全国第二。综合算力指数跃居全国首位,河钢威赛博等5个垂直大模型获准开放应用。
农业生产形势喜人。粮食总产781.8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开展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试点,建成高标准农田450万亩。“河北净菜”等主要菜篮子产品北京市场份额超过四成。
4.改革开放加力提速、深化拓展
重点领域改革蹄疾步稳。河北建投完成对信投、国富集团重组,河北水发集团成功组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宅基地改革试点任务顺利完成。首单基础设施REITs项目上市发行,新增A股上市企业5家。
开放水平持续提升。主动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开行超800列,中塞钢铁绿色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廊洽会、数博会等活动成功举办。两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全国推广。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4亿吨,新增集装箱航线2条,唐山港沿海吞吐量稳居全球第2位。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招投标“双盲”评审改革促进市场公平竞争,13个“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实施,“入企扫码”执法模式全国推广,12345热线解决企业和群众诉求1781万件。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减税降费及退税超600亿元,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信用放款量居全国前列。市场经营主体达到889万户。
2024年12月25日航拍的廊坊开发区楼庄回迁小区。(资料片) 陈 童摄
5.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暖心惠民
20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恢复重建2.16万户灾损农房。建成棚改安置房9万套,改造老旧小区827个。新增普惠托位5414个。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空气质量“退后十”成果得到巩固,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保持在80%以上,地下水开采量压减1.77亿立方米,营造林638万亩。沧州南大港候鸟栖息地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造农村户厕42.5万座,建设改造农村公路7356.7公里。
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城镇新增就业89.9万人。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城乡低保标准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稳健运行。连续提高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免费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办理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51所。8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平稳运营。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建成投用。河北省体育健儿在巴黎奥运会、残奥会上勇夺4金、13金。
6.社会大局安全有序、保持稳定
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8条措施,保交房攻坚战项目交付22.4万套。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一地一策”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安全发展基础有效夯实。白沟河治理等防洪工程全部完工。深入开展燃气、矿山、消防等领域专项整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下降17.6%、11.6%。
治理效能有效提升。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强化巡视整改。人大代表建议729件、政协委员提案831件全部办复,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开展。
整理/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姜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