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老龄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好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且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大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科技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需要使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来满足自身的生活和社交需求。与此同时,老年人个人信息侵害案件也在与日俱增,亟需引起关注。
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在提案中提到,老年人因信息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网络安全知识,易成为信息泄露的受害者。同时,因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机制分散、服务支持不足等原因,导致老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多重困境。
为有效应对老年人个人信息保护问题,中国农工民主党河北省委员会提出了筑牢老年人信息安全防线的五点建议。
首先是强化宣传教育,提升安全意识。公安、银行、电信等相关部门联合在社区建立“老年人信息安全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招募社区志愿者组成“信息守护队”,协助处理信息安全问题,关注并防范因信息泄露导致的心理创伤。此外,倡导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老年人信息安全教育,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指导他们开启防骚扰功能、识别危险应用等。
其次是完善法律法规,提供坚实保障。完善老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信息收集应严格遵循“最小必要”原则,要求收集者经老人明确同意后,以清晰、易懂、大字体显示的方式向老年人明示收集目的、方式、范围及存储期限。在信息存储与传输过程中,须规定采用加密等安全措施,以防信息泄露。同时,应加大对侵害老年人个人信息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第三是加强监管协作,形成监管合力。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执法与信息共享机制,定期开展联合巡查行动,对养老社区、医疗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等重点场所进行突击检查,如发现违规收集、滥用老年人信息行为,应依据职责分工迅速开展调查处理,形成监管高压态势,消除监管死角。
第四是优化服务供给,助力信息防护。鼓励科技企业研发适老化信息安全产品,对智能设备操作系统进行适老化改造,简化隐私设置流程,将复杂的权限管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如“允许这个 APP 看我的照片吗”“禁止它自动下载东西”,让老人轻松掌控个人信息流向。
最后是畅通司法救济,维护合法权益。司法机关应为老年人开辟信息安全维权绿色通道,立案庭设立专窗,简化立案手续,对涉老侵权案件优先受理、快速流转。同时构建多元联动的援助体系,市场监管、消协等部门应主动介入老年人信息侵权纠纷,高效解决问题;检察机关针对群体侵权提起公益诉讼,追偿损失、震慑违法;公益组织设立“银龄维权基金”,为经济困难老人提供诉讼资金、心理抚慰等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