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市区多所小学和幼儿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公益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项活动由水木非遗公益课堂发起,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非遗课程,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学生展示自己做面塑
学生做的刻版印画
据悉,水木非遗公益课堂在每周的工作日里,都会安排专业的老师前往市区各小学和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非遗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剪纸、泥塑、刺绣、编织等多个非遗项目,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课堂上,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到非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能亲手制作出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体验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做的景泰蓝掐丝珐琅
学生做浮雕肌理画
学生学习竹编工艺
水木非遗公益课堂的课程种类繁多,目前已有超过一百种课程供学员选择。除了针对小朋友们的课程外,水木非遗公益课堂还在周末时间向社会开放,为喜欢手工的成年人提供一个解压和放松的平台。在这里,成年人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非遗课程,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值得一提的是,参与周末课程的成年人自备材料后,即可免费享受这一文化盛宴。
非遗工艺课堂师生合影
非遗公益课堂上课情景
扭扭棒做的京剧发箍展览
学生做的非遗锦灰堆
自水木非遗公益课堂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多场非遗公益活动,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员的一致好评。一位家长表示:“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和技能,还变得更加热爱传统文化了。”成年学员说:“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够参加这样的活动,既是一种放松和享受,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扭扭棒花束和衍纸
浮雕肌理画展览
展望未来,水木非遗公益课堂将继续秉承“传承文化精髓,培育手工匠心”的宗旨,积极推广非遗文化,为更多的人提供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同时,水木非遗公益课堂也将不断探索和创新,推出更多富有创意和特色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和期望,为社会的文化繁荣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学生做的扭扭棒花束
学生做的非遗锦灰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