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廊坊开发区高质量完成7项民生工程
民生实事托起群众“大幸福”
刘 杰 陈 哲
楼庄、韩胜营棚户区改造项目2788套住房全部具备交付条件,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100余人次,完成1.87万名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筛查,开展220余项特色文旅主题惠民活动……截至11月底,廊坊开发区今年7项民生工程全部超额超前完成,让一张张“民生清单”变为群众的“幸福账单”。
“一座幸福之城,须有温暖明亮的民生底色。”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姚振辉介绍,今年,廊坊开发区着眼民之所盼办好民生实事,高标准高质量实施棚户区改造、就业促进、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文化惠民、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低保和特困“两癌”患病妇女救助等7项民生工程,在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实事上精准发力,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提品质,帮助棚户区居民实现“优居”
12月20日,笔者走进新建成的楼庄回迁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崭新的楼体外立面,还有新建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智能电动车充电棚、汽车充电桩。
作为今年廊坊开发区重点推进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楼庄回迁小区占地163亩,总建筑面积31.8万平方米,建有18栋住宅,共计2388套回迁安置房。目前,该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待完成项目验收手续后,736户村民就能拿到新房钥匙。
距离该项目1.5公里的韩胜营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也已建设完成。该项目总建筑面积5.74万平方米,建有4栋住宅400套回迁房,即将交付。
“棚户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廊坊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局长李京生介绍,该区今年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全力推进楼庄、韩胜营、韩梨等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确保按期建成、如期交付,帮助棚户区居民实现“优居”。
连日来,在韩梨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现场,工人忙碌的身影,机器的轰鸣声,来回穿梭的工程车,构成一派繁忙场景。“当前,9栋回迁楼正在加快施工,力争明年10月封顶。”该项目负责人狄海涛介绍。
“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我们始终紧盯工程各环节,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发现的问题,确保棚改工程顺利实施。”李京生介绍,目前,楼庄、韩胜营棚户区改造项目2788套住房全部具备交付条件,韩梨棚户区改造项目正加快推进。该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围绕打造宜居乐居环境,廊坊开发区还从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城区绿化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城区功能,提升城区颜值品质,持续增强群众幸福感。今年,新建桐西路、桐北路等5条道路,桐柏村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顺利完工,廊坊北站片区城市更新项目、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促就业,让更多人端稳“饭碗”
“感谢直播带岗这个平台,让我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通过参与12月16日廊坊开发区固定日人力资源招聘会,廊坊开发区待业青年王小波成功入职索菲亚家居(廊坊)有限公司。
这次招聘会采取“现场招聘+直播带岗”联动模式,吸引10家企业携45个岗位招贤纳士,2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
“每周一三五上午,固定日人力资源招聘会都会如期举办。”廊坊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总经理李婕介绍,今年,产业园已举办招聘会284场,线上直播142场,参与企业1175余家,帮助廊坊开发区9000余人实现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廊坊开发区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扩大就业容量、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全面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廊坊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郑广庆介绍。
在做好企业用工需求调研基础上,该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项活动18次,举办大型公益人才交流会、“廊开就业·职为等你”大型云聘会等126次,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为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增量,廊坊开发区推进财政、投资、消费、产业等政策与就业政策协同,建立岗位收集、技能培训、送工上岗联动机制,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职业培训补贴等各项政策,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创业是重中之重。”郑广庆介绍,廊坊开发区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建立帮扶台账,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等精准化服务,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等政策,支持其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
今年前11个月,廊坊开发区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804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人,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100余人次,发放就业补助资金1622万元,就业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强保障,守好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每月我家都能领到1890元保障金,生活比以前有了很大改观。”12月20日,廊坊开发区大官地村低保户王芳聊起现在的生活,脸上满是笑容。
今年,廊坊开发区大力实施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程,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开展精准性救助、广泛性救助,构建以低保为基础,以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专项救助为配套,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努力让更多群众享受民生红利。
为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该区持续提高低保家庭救助标准,推动社会救助提质增效,精准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目前,廊坊开发区已取消户籍地、居住地的申请限制,对因病等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的群众,因灾造成住房倒塌、农作物绝收的受灾家庭,可直接实施临时救助政策,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我们应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通过‘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衔接线上预警和线下核查,做到早发现、早救助、早帮扶,进一步扩大社会救助覆盖面。”李京生介绍。
目前,该区已为低保等特殊群体发放保障金、补贴资金等311.2万元;对20个家庭49人开展临时救助,帮助因刚性支出导致临时陷入困境的家庭渡过难关。
该区今年还实施孕妇产前基因免费筛查工程,为孕妇提供筛查、诊断和遗传咨询指导,已开展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643人、孕妇耳聋基因免费筛查726人。
廊坊开发区还大力实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防控工程,为1.87万名在校中小学生建立脊柱健康电子档案,已完成全部筛查任务,并对确诊的脊柱侧弯学生开展中医药干预。
润人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曲乐欢歌颂党恩”社区文艺展演、“皓月满金秋 与君共良辰”中秋文化惠民活动、“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文艺汇演……今年,廊坊开发区开展一系列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将戏曲、杂技、舞蹈、歌舞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送到老百姓家门口。
“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廊坊开发区文教卫生局一级主办许润芬介绍,该区以每个街道每年免费观看文艺演出不少于5场、每个村和社区居民每年参加文体活动不少于6次的标准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今年,廊坊开发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准对接群众实际需求,统筹整合各级各类演出资源和项目,组织开展52场文化进基层惠民演出、21场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28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惠及群众超1.9万人次。家门口观看文艺演出,享受艺术生活,提升廊坊开发区百姓幸福指数。
2月25日,京津冀文化艺术协同示范活动启幕,京津冀戏曲演出等4项活动举行;6月14日,丝路拾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幕,158件(套)精美展品集中亮相……文化艺术活动在廊坊开发区接连举办,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观展览、看演出。
“感觉特别震撼!”12月21日,在新绎美术馆举行的首届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上,一件件充满“未来感”“科技感”的艺术作品,让廊坊市民陈秀妍眼前一亮。
此次展览于10月下旬启幕,将持续到2025年5月。“近100件艺术作品来自世界各地,很多展品首次在中国展出。”新绎国际艺术双年展助理策展人李宝泰介绍,艺术家把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科技运用到艺术创作中,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视听感受。
在2024年文化旅游季期间,廊坊开发区实施展览免费通票等20余项文旅促消费优惠措施,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我们的节日”等220余项特色文旅主题惠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