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座京畿古城的“网红”密码

保定:一座京畿古城的“网红”密码

原标题:保定:一座京畿古城的“网红”密码

今年前十月保定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1亿人次,总收入1137.4亿元

一座京畿古城的“网红”密码

保定太行步道吸引众多京津游客前来打卡,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人气持续高涨,牛肉罩饼、“素颜版”鱼香肉丝等特色美食火爆出圈……近来,保定市文旅产业活力满满,该市成为众多游客心目中的“网红城市”。

今年,保定市持续深化业态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新场景,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截至10月底,该市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1亿人次,总收入1137.4亿元。

10月27日,在保定太行步道(易县狼牙山段),徒步爱好者边健身边赏景。 张仕儒摄

10月27日,在保定太行步道(易县狼牙山段),徒步爱好者边健身边赏景。 张仕儒摄

·探索多业态融合发展 推动文旅消费全面升级

在易县清西陵松林古道,赏苍翠松林美景,品特色美食;在涞水红歌唱响山路,走步道、唱红歌,体验红绿风光……“徒步、骑车、开摩托,太行步道有多种路线和玩法,每次游玩都有惊喜。”来自北京的游客崔阳说。

今年5月,保定市推出全长1117公里的太行步道,串联起涞水、易县等9个县(区)400多个村庄,沿线有30多个景区景点、400多家乡村民宿、150个特色餐厅。

“这是保定文化、旅游、商业、体育、康养融合发展的新尝试。除了美景、美食,我们还将体育赛事等引入步道,满足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保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许可说。

2023年以来,保定市积极探索“旅游+”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了太行步道等一批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的旅游品牌,推动文旅消费全面升级。

依托传统优势资源,创新沉浸式休闲体验和微度假产品。保定市改造提升西大街,推出夜市游览、美食品尝、非遗表演等,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直隶第一街”的魅力;在易县太行水镇,推出梦回太行山水光影秀、易水繁花水上非遗打铁花、飞人火壶表演和低空飞行乐趣体验等项目,打造具有太行风情的微度假地。

开展体育赛事进景区活动,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对旅游消费的带动作用。该市依托易水湖等景区,举办2024京津冀铁人3项大赛、阜平红色超级马拉松赛、唐县首届山地越野赛等户外活动;依托主城区上谷大观、万博广场、未来石等商圈,广泛开展电子竞技比赛、夜光跑、城市定向赛、三人制篮球赛等赛事活动,打造集聚人气的潮流运动地和旅游消费新商圈。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产品体系。目前,保定市已建成易县狼牙山、阜平城南庄等全国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其中,阜平县开发了晋察冀根据地音乐党史课、《我的青春在华北联大》沉浸式演出、军事夏令营等项目。

深入拓展四季研学文旅新模式,不断丰富研学游产品供给、提高研学游服务质量。该市推出步道团建游、亲子游等研学旅游项目;建设长城文化旅游带,举办长城徒步游、长城摄影展、长城美食节等活动,有效激活研学旅游消费市场。

▼近日,游客在保定市西大街游玩。 罗大庆摄

▼近日,游客在保定市西大街游玩。 罗大庆摄

·用好用活博物馆资源 展现博物馆文创魅力

“太震撼了!原来它长这样。”近日,在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恐龙展厅,游客赵勇和孩子利用电子扫描仪器对面前的恐龙化石进行扫描后,屏幕上就显示出“复原”后的恐龙图像。

“借助先进科技手段,赋予这些古老化石新的生命力,将这些亿万年前的地球‘居民’呈现在游客面前,打造沉浸式参观体验。”该馆馆长金海月说,自今年1月3日正式开馆以来,该馆已接待观众150余万人次。

除了日常参观展览,今年中秋假期,该馆推出“中秋‘探月’计划”社教活动,让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们体验充满趣味的DIY中秋花草灯制作;国庆假期,该馆推出“探秘中华恐龙”“恐龙艺术家”“谁的脚印”等社教活动,开设《我们是如何将“恐龙”复活的》《巨龙成长记》等科学公益讲堂。

据介绍,自2022年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以来,保定市已建成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保定市淮军公所博物馆、直隶审判厅博物馆、保定水利博物馆、保定宴饮食博物馆等。目前,该市博物馆数量达76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4家、非国有博物馆42家。依托既有博物馆资源,保定市深化“文旅+科技”“文旅+数字”融合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博物馆主题游特色产品。

在直隶总督署博物馆,游客戴上AR导览眼镜,便可在虚拟“直隶总督”的陪伴下进行游览,夜幕降临后还可观赏以独角戏、群口相声、歌舞剧等形式呈现的《遇见总督》演出;在保定市博物馆,游客可通过“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蕉林遗韵特展”,鉴赏中华历代绘画艺术瑰宝;在淮军公所博物馆(中国古戏楼博物馆),游客可游览秀美典雅的徽派园林,欣赏婉转动听的戏曲唱词。

·抓住公共服务着力点 全力提升文旅服务质量

“旅游业是口碑行业,服务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许可说,去年以来,该市持续在旅游公共服务提升、旅游市场秩序规范等方面发力,努力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抓服务,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强化旅游咨询服务,今年国庆假期,保定市在高铁站等重要交通枢纽设立旅游咨询服务点,并在具备条件的文化场馆推出旅游咨询服务;强化旅游交通服务,建设集公交站点、停车、换乘、旅游咨询、旅游消费于一体的驿站体系,实现度假区、景区“小交通”与城际“大交通”有效衔接;优化智慧旅游服务,搭建保定智慧文旅分析平台,打造文旅客情、文旅消费、公共事业、文旅监管板块,实时监测与分析行业运行动态。

抓监管,优化旅游市场环境。该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文旅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实行信用信息使用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发挥大数据在旅游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打造“人防+技防”旅游安全管理体系。深化行业自律,该市发挥市旅游协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市场、服务社会的积极作用,引导旅游企业加强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推动行业规范经营。成立假日旅游市场综合服务指挥中心,加强京津冀区域旅游执法协作,强化信息共享、联合执法、监管协作,消除监管漏洞,提高综合治理成效。

抓保障,夯实文旅融合发展根基。加强各行业、各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健全规划协同、应急联动、要事会商、信息交换、项目联审等制度;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各旅游城市协同联动,推动资源共享、信息共通、市场共用、设施共建、配套共维。强化旅游发展资金保障,鼓励各县(市、区)设立区域性旅游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构建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

抓宣传,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保定市与央视合作拍摄了《山水间的家》《非遗里的中国》《三餐四季》《中国·保定乡村音乐大会》等节目,带火了驴肉火烧、刘伶醉酒、冰柿、烤梨等系列特色产品;持续深化与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合作,充分利用旅行、美食、科普等头部博主拍摄的关于保定的短视频,提升保定知名度。(河北日报记者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