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县治,天下安”。作为我国经济压舱石的县域经济,拥有广阔的发展潜力和空间。近年来,中国银行沧州分行(以下简称“沧州中行”)坚持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与当地实体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丰富产品体系,增加金融供给,创新服务模式,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输入“金融血液”。
量身定制,产品“高准度”。眼下,盐山、孟村的管道装备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已然走出沧州,通联世界;肃宁的针织服装不断提档升级,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河间的工艺玻璃制品实用性和艺术性不断提升,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沧州市的特色县域产业金字招牌越来越多。沧州中行坚持创新产品设计,深入了解沧州46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根据各县经济特点精准靶向施策,着力推动“一县一品”、“一县多品”建设。“弯头管道行业服务方案”、“针织客群服务方案”等一系列的针对性方案出台,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截至8月末,依托县域产业集群,沧州中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突破65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7亿元。
高效投放,流程“加速度”。“以前总是以为贷款门槛高,审批手续麻烦,没想这次贷款能这么方便,用营业执照和交易流水在手机上就能申请,当天资金就能到账,再也不用为资金发愁了!”近日,沧州东光县某塑料包装厂负责人王某打算购进一批塑料颗粒,但资金周转有点困难,通过中行手机银行APP成功申请到一笔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针对县域经济小微企业居多,融资需求“短、小、频、急”,沧州中行主动作为,以“商E贷”、“银税贷”等特色产品,实现线上操作、随借随还、审批快捷。以流程上的高效便利,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在融资中遇到的“缺抵押、融资难、流程长”的问题。
送策上门,服务“有温度”。沧县作为“金丝小枣之乡,是全国最大金丝小枣基地县,拥有全国最大的红枣交易市场-沧县崔尔庄红枣交易市场。近日,交易市场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摊位”,引来了一大批红枣加工企业主。原来是沧州中行工作人员深入市场,上门服务,现场进行“红枣贷”的宣传,并进行政策答疑和资料收集,将有力的信贷支持和优质的金融服务送到红枣经营者手中。“每年进入红枣收购期,资金周转都困难,非常感谢这么好的政策,银行的支持是我们做大做强的保障,有了资金,今年的收购量又能提升,保障了订单如期交付。”沧县一名加工厂负责人王某激动地说到。
“我行将持续聚焦县域经济发展,及时掌握并满足各类县域主体金融需求,全力当好服务实体的主力军,坚持用金融服务硬实力,激发县域经济新活力。”该行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