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营商环境更优 产业强村富民 文旅融合出彩
馆陶:千年古县展新颜
在冀东南,有一座千年古县正孕育着蓬勃的发展新机。在这里,改革的号角响彻大地,为各项事业注入澎湃的动能;在这里,振兴的脚步未曾停滞,为农业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在这里,成语文化浸润人心,为古城再添风韵与内涵。这里,就是馆陶县。
新时代日新月异,如何推动馆陶这座千年古县再现生机?馆陶县委书记王立伟表示:“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落实市委工作安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馆陶展现蓬勃生机。”
近年来,馆陶县解放思想、奋发进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创新理论宣讲,持续推动党的“好声音”深入人心,奋力开创馆陶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崭新局面。
改革促一流营商环境
馆陶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改革放在重要位置,争做改革的排头兵。
“我们是邯郸市‘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最为彻底的县区之一。”馆陶县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栋如是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吸引投资、提高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馆陶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要求,积极唱响“邯郸办事不用跑”改革品牌,持续擦亮“馆满意”营商环境品牌,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和群众获得感。
“今年春节后,我们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一枚公章管审批’改革,整合县域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职能,优化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推行‘一窗受理’‘一窗通办’,通过‘一枚公章’实现‘一支队伍、一套材料、一窗办理、一网办结’。”王栋介绍,改革后,全县行政审批平均减少事项50%、减少材料40%、减少环节40%。此前困扰企业、群众的办事来回跑难题,彻底得以破解。
“高效办成一件事”,就是要以群众办事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企业为目标,紧盯“五减、五统一、五转变”改革重点。为此,馆陶县行政审批局打造12个专区,重构整合“一件事”窗口15个,合并成立“一类事”窗口17个,实现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通过减负、提速、增效,在“高效”“便民”上下功夫,建立“服务一扇门、事项一清单、受理一窗口、事情一次办”的服务模式,实施办好企业群众“一件事”“微小事”暖心工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着力打造时间最短、环节最少、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区域。
另外,馆陶县还将容缺办、上门办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改革手段,真正让企业少跑路、不跑路、享实惠。
改得好不好,评判在民心。“要不是县行政审批局在施工许可证的办理上实行分期办理,我们的建设进度不可能这么快。”9月28日,河北凯瑞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瑞化工”)总经理助理杨占峰看着刚刚建起的二期工程项目感慨地说。
凯瑞化工计划投资4亿元在馆陶县建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馆陶县行政审批局提前介入,在项目用地审批期间就组织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助企业办理工程规划预证,方便企业施工。今年3月,馆陶县行政审批局集中力量积极帮办、跑办,充分发挥容缺办的效率优势,将之前需要170天才能办好的审批压缩至30天,为项目尽快落地、早日达产增效争取了近5个月的时间。
“面对凯瑞化工这一情况,我们实行特事特办,开展分阶段审批,成熟一个、办理一个。”王栋说道,“我们将被动变主动,主动询问项目进展和遇到的问题,让我们的优质服务换来企业的安心建设。”
今年以来,馆陶县以首批全国营商环境监测站平台建设为抓手,认真落实“邯郸办事不用跑”改革要求,围绕“提理念、提效能、提服务”,精心遴选营商环境监测点,线上线下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诉求,深入了解企业所需所求所盼。同时,精准把握优化营商环境着力点,建立完善企业流动服务团、“调研式”监督、企业家面对面“解难题”等服务企业八项机制,常态化走访、常态化帮扶、常态化监督,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擦亮“馆满意”营商环境品牌,扎实推动馆陶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馆陶县是河北东南的农业大县,如何让乡村发展走上快车道,如何让农民鼓起钱袋子,是馆陶县委、县政府最关心的重点工作之一。经过多年探索,馆陶县最终走出了一条以产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致富路。
馆陶县是中国蛋鸡之乡,常年蛋鸡存栏量达1200万只,年产鲜蛋20万吨。为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馆陶县积极推动蛋鸡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在馆陶县百谷源养殖有限公司鸡蛋加工车间,经过清洗、杀菌等9道工序,单个重量相差不超1克的鸡蛋被装入礼盒,每天可加工鸡蛋40多万枚,运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实现了产品提档升级。
百谷源养殖有限公司,通过“五统一”模式带动周边养殖户210余户,公司常年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不仅有效降低了养殖户单打独斗的养殖风险,更让养殖户的收入得到了保证。
馆陶县的金凤市场以禽蛋交易为主,是农业农村部重点价格采集市场。2021年10月,大连商品交易所鸡蛋期货车板交割库落户馆陶,交割量稳定在全国交割总量的50%以上。2023年市场交易额实现148亿元,其中禽蛋交易额90亿元。金凤市场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禽蛋农贸物流中心,下一步将瞄准数字化、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市场目标,助力馆陶鸡蛋产业发展。
不仅馆陶鸡蛋走上了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餐桌,艾草香也弥漫了整个馆陶。近年来,馆陶县飘满了艾草香。作为千年古县,馆陶县民间一直有种艾用艾的传统。据民间相传,“寿八百余岁”的彭祖曾在馆陶一带修行,利用艾草养生治病,因而馆陶一带的艾草称为“彭艾”。
为了让彭艾产业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馆陶县结合当地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制定、出台艾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致力于把艾产业打造成文化产业、大健康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统筹推进艾草种植、艾草产品生产和销售,助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各项政策的带动下,目前该县从事艾草相关产业的人有1000余人。
位于215省道西侧的河北常艾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传来阵阵扑鼻的艾香,自动化卷条机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着备料生产。
“公司立足优质彭艾种植基地,引进先进艾草加工工艺、设备和高端人才,参与原料组织、加工生产的工人有10余人。”河北常艾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亚南介绍,目前,艾条、艾炷的生产做到了全自动化,年加工艾草8000余吨,致力于艾草系列产品的继承、发扬、创新,形成了从艾绒、艾条、艾饼等传统艾制品搭配足浴、洗化、布艺以及高端精油、艾茶的完整产品线,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销售到全国各地。
据悉,馆陶县立足全产业链提档升级,统筹推进艾草种植、艾产品销售、商贸流通等领域发展,加快艾产品产业化、现代化,培育艾草加工企业、艾灸培训机构和灸疗馆,注册“彭艾堂”“鹊桥艾”等多个商标,在全国发展彭艾加盟店400多个、电商20多家,拥有彭艾堂、艾灸体验馆、手工艾作坊等20余家艾产业门店。“馆陶艾草”成功注册地理标志商标,被列入道地产区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列入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扁鹊计划”,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支撑。
日前,馆陶县出台《馆陶县彭艾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9年)》。下一步,馆陶县将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彭艾康养之旅,在如何吸引京津老人来馆陶养生养老上做好文章,做大做强“银发经济”,汇聚起“大人流”,推进彭艾养生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起馆陶黄瓜,没吃过的都想过来尝尝,吃过的都说好。除了拥有三十多年种植黄瓜的历史,近年来,馆陶县积极推动黄瓜产业的发展,让馆陶黄瓜一跃成为全国知名的农产品品牌。
能在全国驰名,馆陶黄瓜首先是品质好。“馆陶黄瓜品相好,瓜肉清脆爽口,微甜多汁,维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黄瓜种植园区全部采用生物防虫杀虫技术,应用了平衡配方施肥、集约化育苗、膜下沟灌节水等先进技术,质量全部达到无公害或绿色食品质量标准。”馆陶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苏云介绍,“馆陶黄瓜”还曾是北京冬奥会专供农产品。目前,该县黄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0万余亩,年产值达17.6亿元。
王苏云说,近年来,馆陶县在乡村振兴发展中,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重点培育了蛋鸡、黄瓜、晚秋黄梨、艾草、黑小麦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成语点亮文旅新发展
在馆陶县的粮画小镇里,新推出的成语粮画产品成了游客的新宠。在粮画姑娘的细致勾勒下,“国而忘家”“胡服骑射”“邯郸学步”“以人为鉴”等成语出现在装饰盘中,让人眼前一亮。
“邯郸是成语典故之都,馆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馆陶县海增粮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增介绍起成语粮画的创作,“我们将这些成语与粮画有机结合,通过成语粮画,更好地宣传成语文化。”
在粮画小镇的产品展示大厅里,不少游人在绘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摆件盘前驻足,这一画作与粮画有着明显的不同。
“这是面粉画。”张海增解释道,“我们用了黑小麦、玉米面、红豆面、绿豆面等7种面粉。绘画过程中,需要勾勒一笔、定型一笔,工艺复杂。”
“早就听说馆陶的粮画小镇很出名。这次见到粮画的创作,很喜欢,想着买一些回家送给亲戚朋友。”来自山东的游客苏瑞芬不仅选购了面粉画,还购买了一些成语粮画摆盘送给亲友。
说起馆陶,亮点多多,不得不提的还有黑陶。馆陶县以盛产黑陶而闻名,烧制黑陶的历史有五千多年,被誉为“中国黑陶艺术之乡”。馆陶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人,把传统的漆画艺术与黑陶艺术结合在一起,填补了黑陶无彩的空白,制作出的黑陶艺术品备受市场欢迎,黑陶技艺传承至今,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中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
完璧归赵、胡服骑射、一言九鼎、毛遂自荐……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鲜活地展现在一件件黑陶艺术品上,瓶上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诉说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制作这些黑陶作品,首先需要师傅拉出这种异型造型,然后再使用菱形刻,一点一点将外部的花纹刻出来。”向笔者介绍的崔燕方,有着20多年烧制黑陶的经验。
“今年,我们加大成语元素在黑陶上的展现,精心设计出了几套成语元素更为突出的作品,希望能够让邯郸成语典故之都的美誉更为响亮。”崔燕方介绍,他们创作的成语元素黑陶艺术品已成为游客购买的新宠。“很多游客会慕名而来,不少顾客看到新制作的成语黑陶,都会整套买回去送给亲朋好友。”崔燕方介绍,还可以个性化订制,网上下单,目前成语黑陶已经供不应求。
在成语文化愈来愈浓厚的氛围中,馆陶县不少黑陶大师也纷纷将成语融入一件件精美的作品中,让成语文化与古老技艺擦出艺术的火花,让悠久的历史画面再次变得鲜活,变得更富生机。
今年来,该县通过打造特色文旅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带动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消费生态,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馆陶县将继续深入挖掘和整合文化旅游资源,推动文旅融合深度发展,提升文化旅游业的内在动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王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