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助眠之城——内丘迎来了第三届扁鹊文化节的盛大开幕。本次活动以“助眠之城 静养内丘”为主题,以扁鹊文化节为载体,传承弘扬扁鹊中医药文化,推动健康睡眠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依托独特资源 大力发展康养产业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齐续春出席开幕式并现场进行座谈交流。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齐续春
开幕式上,齐续春表示,发展康养产业是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的有效抓手和路径。邢台依托太行泉水独特资源和内丘县悠久扁鹊文化,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方向正确、前景广阔。希望邢台市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充分发挥扁鹊文化资源、太行生态资源、中药产地资源等独特优势,将康养、中医药和自然生态相结合,加快推动扁鹊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聚焦道地药材、医药器械、养老养生、健康食品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领域,引进优质企业,创新消费场景,提供更多优质的特色康养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内丘县聚焦全国各类睡眠障碍人群比例高达38.2%的市场需求,发挥扁鹊中医药文化和道地药材酸枣仁特色优势,以“健康助眠”为发展康养产业切入点,举全县之力打造“助眠之城、静养内丘”。
谋划实施康养项目 构建全域康养布局
邢台是医道传承、宜居宜游的康养新城。目前,覆盖全域的城市旅游体系逐步完备,多点发力的康养产业发展体系已经形成。
邢台市委书记杨猛
开幕式上,邢台市委书记杨猛在致辞中表示,依托得天独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发展中医康养事业,是邢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来一直不懈努力、接续奋斗的美好愿景。天生一处静养地,地设一座助眠城。邢台内丘是“中国扁鹊文化之乡”,医祖扁鹊在这里行医生活63年,创“望、闻、问、切”中医四诊法。接下来,内丘县将持续擦亮扁鹊品牌,大力发展健康睡眠产业,推动邢枣仁产业发展,谋划实施扁鹊文化康养度假区等一批康养项目,构建全域康养布局。
据悉,内丘县境内中药材野生资源达400余种,农民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种植规模达17.5万亩,盛产酸枣仁、金银花等50多种中药材。目前内丘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生产销售集散地,2100余家市场主体构建起助眠产业的创新创业大军,邢台市研制生产的酸枣芽茶、酸枣面、酸枣果酱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康养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坚持“文化兴市”战略不动摇,借好改革大势、打好手中名牌,实施“扁鹊+”战略,布局一批“泉城扁鹊堂”,壮大邢台医学院,整合康养文旅资源,加快将扁鹊文化资源催生为新质生产力。”杨猛说道。
“旅居+康养” 融合发展新模式
近年来,内丘县聚焦全国各类睡眠障碍人群比例高达38.2%的市场需求,发挥扁鹊中医药文化和道地药材酸枣仁特色优势,正积极构建“中部医养、西部静养、东部动养”的全域康养布局,精心培育集深厚人文体验,秀美自然风光、休闲娱乐体验与健康疗养功能于一体的“旅居+康养”融合发展模式。
依托良好的中药材种植资源,邢台市积极拓展中医理疗等中医特色项目,着力把内丘县建成全国中医康养目的地。据悉,邢台市已成立了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专班,加速推进全市中医药制造及康养产业。出台《邢台市支持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围绕加快打造康养产业新高地和京津冀康养度假目的地,立足财政金融、项目审批、用地保障、医疗保障、人才队伍、综合配套6个方面,提出25条政策举措,通过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撬动性创新政策,加快推进康养项目在邢台落地,助力邢台中药加工制造及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扁鹊文化节的举办,是邢台市推动健康睡眠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邢台市的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邢台市将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全市康养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化兴市”战略的推动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