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文旅融合引领消费热潮
河北
河北 > 新闻资讯 > 正文

邢台:文旅融合引领消费热潮

府前街街口

府前街街口

“早就想来拍一组古装实景艺术照,体验一把“穿越之旅”。”游客郭铭轩身着一袭华美的汉服,身姿绰约地漫步在清风楼、府前南街拍照留念。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正是邢台文旅融合创新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邢台市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着力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旅游城市,不仅大力修缮和保护邢州古城,还积极培育特色消费业态,并致力于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为游客和市民打造了一个集文化体验、休闲娱乐、亲子互动于一体的全新旅游目的地。

古城焕新颜 文脉得传承

邢台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繁多且种类丰富,拥有各级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47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9处。

开元寺

开元寺

走进羊市道历史文化街区,灰墙黛瓦、青砖斑驳、飞檐翘角、漏窗镶嵌的古民居颇具特色。“羊市街是当时邢台享誉内外的皮毛生产加工和购销集散地。作为邢台市清末民初最为繁华的西大街、羊市街一带,这里曾经商铺林立,几进几出的‘豪宅’大院排满两侧街巷。”在这里居住了数十年的王少国对这条街道感情很深,“修复一下,可以让邢台百姓都能看到当年的盛景,也让下一代了解邢台曾经的辉煌。”

2023年,邢台市委、市政府启动邢州古城修复重大专项,通过保护修复、设施更新、业态植入、文旅融合等方式,在重塑古城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肌理,赓续城市文脉,确保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随着保护开发工作推进,邢州古城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大众面前。

邢台博物馆

邢台博物馆

“我们在保护、修缮、改善传统建筑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原有建筑的年代、质量及其历史功能,为每栋建筑制定了不同的保护与修缮方案,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保持原有高度体量、外观形象、色彩、结构和室内有价值的部件,做好结构加固、适应性改造与利用。”河北建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延辉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邢州古城节假日期间日均客流量超10万人次。

特色业态蓬勃发展 消费活力持续激发

“嘿,出锅,您的烧饼,拿好!”在襄都区南长街南口,每天清晨,马强的油酥火烧店里就聚满了客人。

中秋假期,“游太行泉城、逛邢州古街”成为游客的新选择。邢台市北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内,桐泰祥糕点铺、中和裕茶叶店、五百居肉铺等邢台“老字号”聚集于此,许多店铺拉满装修进度,国庆假期,这里将再次“开门迎客”。

柳溪泉

柳溪泉

今年,为进一步挖掘餐饮住宿等消费潜力,邢台市优化服务消费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政策保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持续激发餐饮住宿消费新活力。

据悉,在“五一”假期举办的“乐享五一、惠购泉城”系列促消费活动,涉及餐饮消费等板块,共拉动消费4000余万元。进入夏季,“乐购泉城·活力之夏”促消费活动火热开展,全市13个县(市、区)拿出1000多万元财政资金,发放政府消费券,点燃居民消费热情。

目前,邢台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5部门联合发布《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若干措施》,培育文旅体育、餐饮消费、购物消费、大宗商品消费、健康养老托育消费、社区消费6方面的消费新场景,系统集成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促进消费提质升级。

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 文旅融合新亮点

当前,邢台市坚持“儿童友好”方向,向着“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不断靠拢。邢台市文广旅局特推出“泉城有爱,一路童行”龙年金秋亲子活动月。包括2条精品线路,3项潮玩之旅,12个景区景点、60余项特色活动,旨在让家长陪伴孩子走出家门、融入自然、放飞身心、快乐成长,感受拥有自然魅力、文化滋养、民俗风情的泉城休闲之旅。

“百泉鸳水”风景区

“百泉鸳水”风景区

围绕“泉城有爱,一路童行”的主题,邢台市将旅游与演艺艺术、非遗文创等相结合,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非遗展演和曲艺节目。同时,还推出了免费“解说+观演”服务、延长文博场馆开放时间等惠民措施,让儿童在游玩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为重点突出“儿童友好”,广泛发动组织全社会以“一米线”看邢台,以童心游泉城、带萌娃逛古街。五是全力维护市场秩序,联合各部门开展假日市场秩序整治,增设安全提示、工作人员、防护措施,确保游客安心、舒心、维护假日市场和谐安宁。

未来,邢台将继续坚持“文化兴市”战略不动摇,深入挖掘和传承邢台的历史文化精髓;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特色消费业态,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迈进;此外还将不断优化服务消费环境、提升服务品质、强化政策保障等措施并举,持续激发消费新活力、打造消费新场景,让文化旅游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引擎。